-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愿做第一次吃螃蟹人”
“我愿做第一次吃螃蟹人”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鲁迅
“毛遂自荐”引起的风波
1978年12月中旬的一天,云南省摩托车厂的工代会上,代表们认真学习邓副主席在工会“九大”的致词,热烈讨论制定本厂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的选举办法。群情激昂,兴高彩烈:
“中国早就该走这一步!”
“四个现代化有希望了。”
“我们工人真正当家做主了。”
“候选人不能由上面指定,要由我们工人自己提名。谁能当主任,我们工人最清楚。”
“自己也可以报名。”
“要号召敢于为四化承担重任的人站出来!”……
第二天,正式报名。厂工会主席黄彩莲还没上楼,就看见有人在办公室门口等她。头一个是生产科的董志新,他早就对老黄说过,他要报名到工模车间当车间主任的候选人,现在正式报名来了。紧接着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黄师傅,我也报名当候选人,参加铸工车间的选举。”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激动,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老黄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是平常一声不响的青年车工孙燕。她想,这小伙子的精神确实值得钦佩,可是厂里生产任务这样重,万一选上了不能胜任怎么办?党总支副书记兼副厂长王本志说:“不要紧,放手让群众选吧,生产实在上不去,到时候我们去蹲点嘛!”老黄笑了:“好,就要你这句话。”
孙燕就是这样突然地站出来了。他自己报名当铸工车间主任候选人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顿时传遍了全厂。在铸工车间,更是群情沸腾,赞成的,反对的,针锋相对,阵线分明。
有些工人找到小孙说:“好样的,我们支持你。”还有的说:“要选上你当车间主任,我就是抱病也来上班。”
可也有不少人说:“孙燕要能当车间主任,我们全厂职工人人都能当。”有人讽刺说:“这小伙子太狂妄了”,“想捞个官儿当”。有人甚至说什么“孙燕就是想拉拢一批人搞垮铸工车间”。“当车间主任可不是好玩的,在南斯拉夫,车间主任玩忽职守,那是要上断头台的。”……
就连孙燕的母亲、姐姐、哥哥得知此事,也不赞成,极力劝小孙别去当车间主任。
那么,孙燕???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放着车工不当,偏偏要毛遂自荐到艰苦的铸工车间去当车间主任候选人呢?
“我的理想是当企业管理家”
孙燕今年二十六岁,细高个子,眉宇间流露出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自信。他爱独立思考,性格倔强,厌恶阿谀奉承、随波逐流。他在动乱的年代成长,在思考中立志。
1970年,他初中毕业入厂后,分在铸工车间,面对苦、脏、累、乱,感到工作单调、乏味、无聊。他曾想搞点技术革新,不仅得不到支持,
还有人讽刺他是异想天开,瞎胡闹。那几年,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今天抓这个“阶级斗争新动向”,明天又说那个“别有用心”,好象无产阶级专政总要整一批人似的。这难道叫革命吗?他不理解,看不惯。他不以当时流行的“先进”为准则,但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苦恼和无聊终日伴随着他,甚至用喝酒来暂时排解烦恼。
有一次,他无意中走进了省图书馆。在一本杂志上,他看到了关于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介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个哥白尼,感到很有趣。从此以后,他常来图书馆看书。
看书,成为他生活的转折点;知识,使他冲破愚昧的浓雾,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得多的世界。在那少得可怜的一些外国科技杂志和书籍里,他看到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情:日本的一种手扶拖拉机,可以在田埂上掉转头;英国的手扶拖拉机只有二十二公斤,轻巧得一只手可以提起来。在美国的一个大学里,设有搬运系,专门研究搬运的规律……在惊讶之余,孙燕想到了我们自己,面对低下的生产力,我们不是设法改变它,反以笨重的体力劳动为光荣,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人民不愿改变吗?不是。是我国人民笨,无能力改变吗?也不是。唱不完的高调与严酷的现实,在这个还带有稚气的青年的心灵里,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甚至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要不,我们为什么老这么落后呢?
思索,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思索,是青年人的特点。在思考过程中,可能会暂时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更多的却会在思考中探索到真理。
一天,孙燕把自己的看法和苦闷,告诉了在农村插队的哥哥。哥哥没有责怪他,而是亲切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插队,了解一下农民的过去和现在。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你要学点马列,懂得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孙燕从小很敬重这位哥哥,尽管自己过去最厌烦“政治”,但从那次谈话以后,小孙果真开始读马列了。他看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资本论》的一些章节,还看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主席的其他一些书。革命导师向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他恍然大悟:原来马列主义是一门科学!在此以前,他还一直认为“政治”是任人玩弄的权术呢。如今,他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是一种客观规律。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