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膳食调查与评价实训201111PPT
国家公共营养师技能培训(四、三级);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各章节分值比重分配情况;营养调查与评价;营养调查;;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偏低;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
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糖尿病患病增加 ;
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
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营养调查与评价的目的;;营养评价;;过去是以营养缺乏为多见;膳食调查;膳食调查内容;称重法
记账法
询问法
频率法
膳食史法
化学分析法
24小时回顾法
; 称重法:称重法是对某一膳食单位消耗的食物全部称重的方法。可用于团体、家庭或个人的膳食调查,根据食物消费量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调查时间为3—7天。称重法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不适合大规模的调查。; 频率法:食物频率法调查对象过去1年内所摄入的33类食物及油盐和调味品的摄入频率及摄入量。
;选择调查方法的考虑因素;1.称量(重)法;注意事项;优缺点;食物重量的估计;24;模型(实物);模型(实物);食物重量折算参照表;食物名称;29;模型(实物);模型(实物);32;估计食物重量的意义;食物成分表的应用;*;36;《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的基本内容;食物的分类;食物分类的编码和原则;食物成分表中数据符号的意义;食物名称 ;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 通常用视黄醇当量(ugRE);营养素表达中的计量单位符号;食物成分表的应用方式;食物可食部和废弃率的计算;食物生熟重量比值的换算方法;生熟重量比值;称重记录表;食物称量记录表 单位:g;称重记录表设计原则和方法;称重记录表设计程序; 家庭3日食物消耗量 单位g;如每餐进餐人数不同;称重法步骤;称重法步骤;2. 记账法;记账法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要点;食物消耗量记录:
开始前食物结存量
每天购入各种食物量
每天各种食物废弃量
结束后的剩余量(液体可用量)
注意市品、可食部,小杂粮、零食的记录。;优缺点;应用范围;称重记账法;称重记账法的优缺点;相关计算;相关计算;标准人;3.询问法;1)24小时回顾法 ;24小时回顾法;24小时回顾法;24小时回顾法的技术要点;24小时回顾法;实训:设计24h回顾调查表;姓名;程序5 解释说明编写
对原料统一规定重量单位(如克),对进餐地点及加餐需要等进行说明
程序6 试用
找3~10个调查员试用,以检查项目的完整性、说明提示是否被理解和表格的方便性,修改完善后再用于调查
程序7 补充内容;;每日饮食调查问卷表;注意; 膳食史法;注意事项
对在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不适宜,且对被调查才的要求较高。
回顾法调查存在的误差
1)膳食摄入量的漏报或低估
2)对食物大小或多少进行估计
3)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实训:24h膳食回顾调查法的应用; 调查员要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如要了解市场上主副食供应的品种和价格;了解食物生熟比值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在家庭进餐时,一般是一家人共用几盘菜肴,在询问时要耐心询问每人摄入的比例,这样在掌握每盘菜所用原料的基础上,即能计算出每人的实际摄入量。;膳 食 营 养 调 查 表;膳 食 营 养 调 查 表;;2、工作程序;常用调查方法比较;我国全国膳食调查方法的使用;;89;膳食调查食物分类;膳食结构分析和评价;92;董女士6月25日进餐情况董女士 女 47岁 身高: 158cm 体重: 78kg 劳动强度:轻体力劳动;24h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平衡膳食宝塔建议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膳食能量评价;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工作程序;一份炒菜的原料及用量记录表;食物成分查询表;原料的营养素含量;“青椒炒肉片”营养素的含量;刘某24h膳食回调查表;食物分类;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摄入量(kcal) 占总热能%
合理比 10-14 20-25 55-65;早中晚三餐热能比例:理想应为早:中:晚=30:40:30 蛋白质来源百分比从粮食类、豆类、动物类食品中所摄入蛋白质分别占蛋白质总量的百分比。脂肪来源百分比 ;劳动强度,年龄,气候和体型均影响能量需要。 摄入量应占供给量标准的90%以上。 低于标准80%为供给不足,低于60%则认为是缺乏,对身体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表1 营养素摄入量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肘部的运动创伤PPT.ppt
- 肌肉组织-组织胚胎学课件-上海交通大学-07PPT.ppt
- 肖宏主任:面向国际的医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PPT.ppt
- 肖宏主任:面向国际的医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ppt)PPT.ppt
- 肝性脑病 课件PPT.ppt
- 肌肉解剖图PPT.ppt
- 肘部骨折 康复PPT.ppt
- 肌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PPT.ppt
- 肝性脑病诊断和治疗PPT.ppt
- 聚焦中国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