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教学课件PPT
* 艾滋病 (AIDS) 概述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 自1981年首先报道以来,目前1400万人携带HIV,死亡200万。 据新华社昆明10月16日电200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560例,但有关专家估计中国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已达104万,其中已经死亡的约20万。 在现存三种传播途径中,以经血液传播为主,其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63.7%,经性传播感染的占8.1%,其余的占10.8%。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0岁-29岁年龄组占53.6%,感染人数排在前三位的省区为云南、新疆和广西。西部地区以吸毒人群为主,中部地区以既往有供血(浆)史者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以性病病人和暗娼为主。 病因、发病机制 病原体 为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分HIV-1和HIV-2两型 发病机制 (图) HIV人体血液→与TH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核心进入细胞→HIV逆转录生成前病毒DNA→整合入宿主基因→产生新的病毒颗粒→逸出CD4+T细胞→该细胞的溶解和破坏→再感染CD4+T细胞,该细胞大量破坏,总数下降,免疫平衡破坏→免疫缺陷 HIV还可以侵袭单核细胞,在细胞内复制,不引起细胞破坏,导致HIV的扩散 传播途径和分期 性传播 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注射针头或医用器械等传播 围产期,胎盘,分娩,哺乳 其他:器官移植,医务人员的职业性感染 HIV感染的典型过程: HIV感染期,AIDS相关综合征期,AIDS期 感染 可见多种感染混合,特别是少见的机会感染 半数有卡氏肺囊虫,70%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刚地弓形虫、新型隐球菌 (图) 肿瘤 1、Kapposi肉瘤 (图) 约30%患者发生,可发生皮肤、粘膜、或累及内脏,以下肢多见 肉眼:呈暗紫色结节 镜下:成片梭形细胞,其间见毛细血管间隙,内可见红细胞 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图) 组织学以小无裂型多见 绝大多数来自B细胞 结外NHL发生率高,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 3、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脑组织易受累部位之一,约60%出现神经症状 AIDS脑病 机会感染 肿瘤 临床表现 早期: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非特异性表现 中期:淋巴肿大、发热、乏力、皮疹 后期:发热、乏力、消瘦、腹泻、神经系统症状、机会感染、肿瘤 本病预后差,死亡率高达100%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