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 用一局棋时间讲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兰 用一局棋时间讲故事

赵兰 用一局棋时间讲故事   【人物名片】   国际象棋国际大师、四川省国际象棋教练组组长,曾4次获全国团体和个人冠军,多次在世界奥林匹克团体赛及其他各类国际比赛上获得优异成绩。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棋盘也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既有规则,亦有变通。   赵兰10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如今与棋相交近40年,无论是在其手指间,还是教导中,每一颗棋子都已经被她赋予了生命。王、后、象、马、车、兵,有条不紊地在属于它们的世界里行走。   旁观者问:“下一盘棋,便是打一场仗?”   赵兰答:“下一盘棋,就是静一阵心,就是讲一个故事。”   走过荣誉,走进平淡,赵兰也许会一生与棋为伴,而对于这一隅方寸之间的得失,她早已心如止水。      因为之前的工作关系,记者此前曾与赵兰有过几面之缘。一次是在温江一酒店的大礼堂里,赵兰作为省比赛的国际象棋裁判长,与其他5名裁判员们监督着全场近600名参加比赛的学生棋手。一次是在成都棋院的办公室里,她仔细地翻阅完成绩册,然后往十几本,每本都是几十页的成绩册上一页页签上自己的名字。更多的时候,她的名字出现在报纸的体育版,多为甲级比赛后的官方发言。这样出现的她,每一次都是不苟言笑的姿态,带着框架眼镜,穿着正装,满脸严肃,一副“陌生人请止步”的架势。   没想到待采访电话接通,记者自曝家门后,赵兰竟大呼一声:“耶?怎么会是你啊?”顿时就让人有了一种“故人相会”的亲切感。待到正式采访之时,她依然披着一头黑发,带着严谨的框架眼镜,却是穿了一件考究的红色旗袍款款而来,坐下便是一个和蔼的笑容:“真是好久没见到你了!”   看来,我们还真的不够了解这个国际象棋大师!   “那我们就来摆哈故事嘛!”      初识篇 野丫头的奇遇记   小时候的赵兰是个典型的野丫头,用成都话来说,就是个地道的“费头子”。赵兰在成都出生,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大慈寺一带,向北几十米是父亲工作的地方,现在的锦江区政府,向南几百米便是赵兰读书的学校。所以,以家里的院子为中心,赵兰便天天在南北之间疯跑着。“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哪有现在这样幸福哟!”没有电视,没有玩具,丫头片子都是和小伙子们混在一起瞎玩。跳房子、滚铁环是最受欢迎的游戏了,另外一个风靡的游戏被赵兰称为“打游击”。当时的一户大院儿里一般都住着几户人家,家家都敞着门,孩子们便从这个屋窜到那个屋,像呼啸而过的“小飞机”,捉迷藏也罢,抓小鸡也好,即使是单纯地“走家窜户”也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有一次小赵兰不小心绊伤了腿,包扎了伤口在家休息。谁知某日父亲走出办公室要上厕所,抬头往对面马路一看――那树丫上挂着的,不正是自家闺女么?还挂着彩包着伤口的赵兰,已经像猴子一样窜上了树,笑得一脸没心没肺的。“把我爸气惨了,哈哈哈!”   这样一个“费头子”,怎么能和一项需要绝对静心的运动项目联系起来呢?不过有过经历的人都明白,顽皮和天才,有时候就是一层纸的关系,就看能不能找到那根树枝,来把纸捅破。第一个推荐赵兰下棋的,就是小学的体育老师。“有一天,体育老师跑来问我,你想不想学棋哟?”虽然身边有同学在学习围棋,但彼时的赵兰并不知道国际象棋为何物,好玩的她纯粹是想着多一件事来打发时间,这便决定去了。那是成都棋校面向区域内小学的一次招生,赵兰的小学有几十名学生报了名,自己的大姐也是其中一个。然而报到当天,老师“一不小心”拖了堂,不敢翘课的赵兰错失了集体报到的机会。“回来就听姐姐摆得眉飞色舞的,心想不管了,一个人也要去!”第二天,赵兰就独自去报了名。看到棋子的一瞬间,她便开心了。“好安逸啊!”再听老师一讲规则,她就更来劲了。那一兵一卒在棋盘上斗智斗勇的过程,像极了她喜欢的“打游击”游戏。再加上学棋是免费的,每天去棋校还能分到一个大饼做糕点,赵兰就更加开心了。“一放学就去学棋,天天都去。毫不隐瞒地说,那个大饼也是吸引我的动力!”奇怪的是,棋盘世界外的赵兰依然“皮”得没心没肺,但一到对弈时,却反常地安静了下来。翻开赵兰珍藏的老照片集,看着那些照片里托着腮帮子,安静下棋的淑女模样,怎么也无法联想到这会是一个高兴起来就翻屋顶爬大树的野丫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赵兰笑着摆摆手。   到了初中,学棋的时光,颇有些古时书童在山中私塾度日的情景。半天文化课,半天“专业课”的生活,较真儿起来是格外有些枯燥,但回忆却让这一切变得美妙。学棋3年,已经是国际象棋班三级班学员的赵兰,在还没有参加一场正式比赛之前,竟先做了一次裁判。对于人生中第一次出省“旅游”,如今的赵兰回忆起那段场景,依然兴奋不已。“我记得是去兰州当裁判,把我闷惨了!”那时国际象棋比赛每台棋都要有一名裁判执台,而比赛时间为每方2个半小时走40着棋,总共便是5个小时。那5个小时的时间里,13岁的赵兰依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