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扬雄辞赋看蜀人艺术想象与生存智慧
从扬雄辞赋看蜀人艺术想象与生存智慧
【摘要】扬雄的辞赋作品不仅展现了大汉帝国宏伟的气象,开启了一代恢宏富丽的美学范式,同时也显示了蜀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折射出汉代蜀中文人独特的文化性格与生存智慧,成为蜀人人格的经典喻示和蜀地悠久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扬雄;辞赋;蜀人;化个性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069—4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辞赋家,是继司马相如和王褒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蜀中文人。他少而好学,博览群书。“为人简易佚荡,默而好深湛之思。”成帝时至长安,献《甘泉》、《羽猎》等赋,被任命为郎官,给事黄门。王莽篡汉,“以耆老久次转为太中大夫。”年七十一卒。他一生著述颇多,仿《周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方言》、《训纂》。而一生最有成就是在辞赋方面,除上引《甘泉》、《羽猎》等赋之外,还有《河东赋》、《长杨赋》、《反离骚》、《解嘲》、《解难》、《逐贫赋》等十多篇(《汉书·艺文志》称十二篇)。纵观其辞赋作品,既有模仿借鉴司马相如以铺陈为主,意在展示大汉帝国恢宏气象的大赋作品,又有以抒情言志为主的短篇。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大汉帝国宏伟的气象,与司马相如、张衡、班固等大家之作共同开启了一代恢宏富丽的美学范式,同时也显示了蜀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折射出汉代蜀籍文人独特的文化性格与生存智慧,成为蜀人人格的经典喻示和蜀地悠久文化的载体。
一、从扬雄辞赋看蜀人艺术想象
司马相如非常善于展开文学想象,他曾在《与友人盛览书》中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作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其传也。”所谓“赋家之心”,就是建立在奇特的想象基础之上的创作思绪,创作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宇宙万物,人间风云,皆奔涌于作者的脑海,呈现于作者的笔底。
扬雄是司马相如的崇拜者,对司马相如宏博绝丽的赋作非常倾慕。曾曰“长卿赋不??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对司马相如出神入化的想象力赞赏有加。他本人“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其《甘泉赋》、《羽猎赋》、《河东赋》、《长杨赋》皆因事而作,以司马相如赋为范,相与放依,踵事而华,搜选诡丽,竭才以钻思。其作品相对于前辈司马相如赋来说,艺术创新或许并不突出,但他笔下那皇帝出猎的威赫仪仗,那惊动环宇的气势,那“似紫宫之峥嵘”般崇殿华阙的甘泉宫等诸多描写,却刻意渗入了较多的主观想象,使赋作带上了虚无缥缈的色彩,显示了相当高的才华,留给人充分的想象余地,与司马相如赋中那“架虚行危”的奇特想象如出一辙。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云:“相如凭风,诡滥愈盛。……及扬雄《甘泉》,酌其余波,语瑰奇,则假珍于玉树;言峻极,则颠倒于鬼神。……又子云《羽猎》鞭宓妃以饟屈原……”。
扬雄的想象驰骋源于蜀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扬雄与司马相如一样濡染于蜀文化深厚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想象的文化基因化为发肤血脉,自然而然,其作品表现出的浓郁想象特质便是蜀人多浪漫少拘束、多想象少理性的文化个性的体现。蜀地文化发源久远,积千百年之沉淀,显示出独特的历史面貌。—方水土养—方人,蜀地独特的地理历史赋予蜀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性格,而丰富想象力和浪漫品格又正是造就艺术人才的文化基因。
二、从扬雄辞赋看蜀人的生存智慧
蜀地山川秀美,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于文化“多斑采文章”;其于品格,则“君子精敏,小人鬼黠”。这些说法恰恰道出了蜀人的生存智慧。而这种生存智慧历史悠久,在扬雄的辞赋作品中也多有表现。
如前所述,扬雄的辞赋作品分两部分,一部为体物大赋,一部为抒情言志的短篇小赋。客观而言,扬雄的大赋作品追步前人的痕迹比较明显,铺张扬厉,词多夸饰,所谓“辞人之赋丽以淫”,更多地展示出蜀人的奇妙想象与恢宏气度;又加之那些作品属于上奏给皇帝看的,表现其政治观点与积极用世之心更为明显,所谓“劝百讽一”、“曲终而奏雅”,其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就难以表现得充分。与大赋的这一侧重点不同,他的一些短篇小赋却能够真切传达出其深层的内心世界,显示出独特的生存智慧。
关于扬雄的人品,虽然古人对其“出仕新莽”有不少微词,但总的来说是肯定的。如《汉书》本传曰:“清静无为,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贤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肯定了他自甘寂寞、不徼富贵的一面。然而这不等于说他就没有政治抱负。汉代文人比起战国士人来说,虽然少了国家四分五裂、争城以战争地以战的血腥,却也少了朝秦暮楚、来去自由的舒畅与适意。伴随着国家统一的实现,思想意识上的统治日益加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