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docVIP

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

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尊崇世界万物的生态品格,从而较完善地实现了主客的和谐统一、审美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其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生态思想,启示人们在秉承科学思维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要看到科技背后广袤的人文区域;只有在自然与生命的互动中完善人们的生存方式及文化品位,人类才能获得完整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天人合一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6-06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永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A Trial Study of Eco-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uthor: Lai Huaxi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character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us better realizing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at between aesthetics and life. Heaven-man unity is a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many rational eco-thoughts, and people are inspired to notice the vast field of humanity beh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y push society forward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Only when people’s living style and cultural taste are perfec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can human beings gain integrated lif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co-spirit; heaven-man unity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文象思维,体现了全面、深刻而完整的生态精神。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智慧,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①作为人脑的产物的思维及自然界的???物的人类自身理应是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有机结合,但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以市场经济为支撑的现代社会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工具理性倾向,而被完全“社会化”的现代人的生活日益脱离自己的自然主体,都事实上面临着人的本质的“异化”。   在人类思维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思维形态是前语言逻辑思维。所谓前语言逻辑思维是指在没有出现成熟的语言文字之前人类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将之命名为“原始思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语言文字出现以后,各种文明开始迅速发展和完善。语言文字作为现代人类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以及各种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我们在界定思维的时候,要将思维与意识、意向、认知、反映等概念区分开来。广义的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国哲学根据国外思维理论创造的一个名词,但笔者以为现有的中国思维理论将广义思维分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严密,因为形和象本是同义词,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无论是象还是形,强调的是事物的本来形貌以及人的感性认知后经过人脑反映后的一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而这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本质上还是要用语言文字或“象”来进行表达,比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