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docVIP

自拟中药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拟中药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自拟中药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消化性渍疡的疗效,旨在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方法:以来我医院求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按中医辨证施治给以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记录临床疗效。   结果:86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53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86%,效果满意。   结论: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而且远期疗效佳,复发率较低,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自拟中药方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87-0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可发生于胃肠道与酸性胃液可接触到的任何部位,但98%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也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1。胃溃疡的痛多发生在进食后0.5~1小时,胃酸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十二指肠溃疡的痛则多出现于食后2~4小时,胃酸增多。疼痛可由进食,服药或呕吐而获缓解。我院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求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胃镜诊断为活动性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②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质子泵仰制剂(PPI)、H2受体阻带剂、铋剂或抗菌药;③无胃肠道手术史;④无消化道出血和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或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⑤无药物过敏史。   1.2方法。按辨证施治分型治疗。①肝胃不和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攻窜不定,舌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组方:柴胡10g,陈皮6g,生白芍12g,枳壳10g,川弓6g,制香附10g,炒黄芹10g,海螵蛸10g,白及粉3g(冲服),炙苷草6g,若伴有郁热加黄连3g,栀子6g。②脾胃虚寒型: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苔薄白,脉缓或沉细等。用黄氏建中汤加味,组方:炙黄氏30g,大枣10枚,桂枝6g,枳实10g,酒白芍15g,白及粉3g(冲服),炙甘草6g,海螵蛸12g,法半夏12g。③胃阴不足型: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口燥咽干,睡眠差等。这???症状需要用麦门冬汤加减。组方:麦冬30g,甘草3g,阿胶3g,清半夏10g,黄连3g,白及粉3g(冲服),海螵蛸10g。中药煎服法:水煎温服,每日1剂,煎2次,每次约150mL,疗程为2个月。   1.3疗效观察和评估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溃疡愈合。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溃疡面缩小1/2以上。③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台溃疡范围缩小。④无效:主要症状及胃镜所见无改善或加重。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并注意休息、定时饮食,避免情忐刺激,忌辛辣刺激食物,忌烟洒,4周为一疗程。   2结果   86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53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86%。   3讨论   3.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及十二脂肠球部溃疡,是以经常性胃脘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肠类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男性多于女性2。属中医学“胃痛”、“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在中医古籍中对其有诸多记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反胃、嗳气、泛酸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发生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属于“胃痛”、“痞证”、“呕吐”等范畴。多与病邪犯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脾胃湿热等有关。其中脾虚是溃疡愈合和是甭复发的关键。因为脾虚机体抗病能力则减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低下,致使外邪入侵而已形成溃疡3。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显示出中医自身的潜力,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笔者根据中医按辨证施治分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方中黄芪、白及收敛止血生肌;海螵蛸收敛止血护胃,促进溃疡愈合。柴胡、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愈溃,可加强局部粘膜下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陈皮疏肝解郁,行气理气止痛。中医治疗本病虽然起效较慢,但远期效果较好。而西医起效较快,疗程较短,但容易复发。二者结合即可以加速溃疡愈合,又可以防止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3.2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黏膜正常防御平衡被损伤因子打破,胃酸和胃蛋白酶腐蚀胃黏膜,形成炎症性溃疡,此外遗传因素、生存压力、饮食不规律、吸烟、药物和环境等也与之相关,患者多饮食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