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艰苦奋斗是挖穷根好法宝
艰苦奋斗是挖穷根好法宝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不希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工的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
——方志敏——
“中国青年”发起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问题讨论,我们“铁姑娘队”的队员们,也发表一些意见。我们读了韩钧同志给编辑部的信后,都感到他的想法不对头。现在就从我们自己肤浅的体会,来谈谈艰苦奋斗的问题。
我们“铁姑娘队”所在的小于庄生产队,解放前,有32户,81口人,都是清一色的贫农。人们住着16间用秫秸夹的小泥房。由于连年遭大水,粮食颗粒没收,全村老幼没有一个人不讨饭。因此,人们管我们这庄叫“花子营”。乡亲们不光是穷,还常常受着日本鬼子,反动派的残酷的欺压,天灾人祸,使得人们不得不携儿带女,四出逃荒。我们“铁姑娘队”的姐妹们,差不多都是父母逃荒生在外乡的。据说1940年时,全村会出气的活东西,就只有一个因病不能外逃的老汉和一只花猫,后来老汉活活饿死,猫也跑掉了,整个村庄就成了一个渺无人烟的荒草坡。解放后,逃荒的人们陆续回来了,在党的领导下,开始重建家园。过去饥塞困苦的悲惨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由于我们村小,人少,底子薄,全队72口人,实际劳动力只有十五个人。三头小毛驴,还有一条拐着腿。我们生产队四百多亩地全是那种“湿了浓,干了硬,不湿不干耕不动”的河浇地,条件差,耕作困难。因此和周围的一千多个生产队比起来,还是最穷的一个。
去年初,党号召学习王国藩,穷队赶富队。我们全队社员发誓要苦战一年,改变落后面貌。我和张秀珍两个团员就与张庆元、张秀芹、卢桂芹、时秀芹等共六个姑娘,组织了一个“挖穷根青??突击队”,坚决投入了这一场斗争。由于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出了些力气,党和群众夸奖我们,叫我们“铁姑娘”,又给了我们“铁姑娘突击队”的光荣称号。
开始,我们感到要赶上富队,首先就得多打粮食,就必须积极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向荒地要粮,向大自然宣战。必须发愤图强,艰苦奋斗。春天,我们为了保证及时播种,又不误开荒,便坚持白天拉犁春耕,早晚抡大镐开荒。荒地的乱草根象蛛网一样,又密又深,我门把这些草根,当成穷根,下狠心,越深越要刨。耕地时我们六个人拉耠子,把肩膀都磨破了,开荒时,镐柄把手磨出了不少血泡,也没有一个人吭一声。有一天生产队老队长张德永发现我们的镐把上有血,怕我们累坏了,就把镐藏起来,命令我们停一天夜战,我们谁也不肯歇。我们想这点苦这点累算什么?我们年轻,多吃点苦,下点力,往后就有更好的日子过。要想多打粮,摘掉穷帽子,我们年轻人不干,叫谁干呢?可是,有些思想落后的人,不能理解我们的行动,他们讽刺说:“这些姐子都着了魔障。”还有人讲风凉话。但我们清楚地知道,今天吃点苦,受点累,正是为了明天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为了让这“花子营”的地方,变成为“幸福庄”。我们不怕歪风闲话,每天都是鸡叫下地,夜静回家,两头会星星。就这样在半个月里,我们队不仅开荒56亩,而且还带动群众,提前十天完成了408亩地的春播任务。结果开出的这56亩荒地,第一年就增收了粮食8600多斤,足够全村人吃四个月。
在那些时候,我们都恨不得一下子挖掉穷根,我们下了决心,只要对挖穷根有利,只要是能增产,我们就争着抢着去干。除了开荒、种地、积肥、除草等农活外,我们还从事捕鱼、打草、纳鞋底等六项副业,为生产队增加了2060元的收入。一分劳动,就会有一分收获。经过我们和全村社员的艰苦奋斗,今年又开荒140亩,使我们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到现在的609亩,平均每人经管着53亩地。负担是够重的,但我们保证种好、管好,力争丰产。去年我们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就售给国家五万多斤粮食,而今年又翻了一番,售粮十万斤,粮食产量平均每人2200斤,大大超过了富队的生产水平。畜力方面,也由去年的三头毛驴增加到四头驴,四头中。另外,我们还养了30头猪。我们生产队的家业大大发展了,穷队的帽子摘掉了。这就是我们艰苦奋斗,发扬穷棒子精神的结果。
在这一场由穷变富、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我们受到了很多教育。我们首先体会到,有苦才有甜,美好幸福的生活决不是天生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代价,越是艰苦奋斗,穷根就越挖得快,富秧就长得越茂盛。我们小于庄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祖国一穷二白的情况。我们要更快地改变祖国的一穷二白面貌,不加紧艰苦奋斗,那还行?从韩钧同志的来信看,他好象也响往更美好的生活,但他只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