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7 化学反应速率PPT
活化分子分数 f = Ea↑, 活化分子分数 V ↓ Ea是反应进行的能量障碍 能垒 =e-Ea/RT 活化分子数 分子总数 60~250 KJ·mol-1为多数反应Ea,过小太快, 过大太慢 二、过渡态理论 1、首先生成高能量的过渡态——活化络合物 ? A2+B2 A2B2 2A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反应物 过渡态 产物 活化络合物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七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1、 化学反应速率 v = ?B 1 dt dcB v:整个反应式的速率 ?B:B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v 为正值 (dc/dt相当于△c/△t △的极微小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1、 化学反应速率 v = ?B 1 dt dcB v:整个反应式的速率 ?B:B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N2(g)+3H2(g)=2NH3(g) v= - 1 1 dt dc(N2) = - 3 1 dt dc(H2) = 2 1 dt dc(NH3) 2.消耗速率 vA = - dc(反应物) dt v与vB 、vA 有何区别? vN2 :vH2 =1:3 生成速率 N2(g)+3H2(g)=2NH3(g) 4.瞬时速率 △t→O的平均速率 v = lim v △t→O 3.平均速率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一、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反应机理:化学反应进行的实际步骤,即实现化学反应的各步骤的微观过程。 例:总反应 H2(g) + I2(g) = 2HI (g) (1) I2(g) = 2I (g) 快反应 (2) H2(g) + 2I(g) = 2HI (g) 慢反应 慢反应限制了整个复合反应的速率,故称速率控制步骤。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二、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 元反应:一步就能完成的化学反应。 简单反应由一个元反应构成 复合反应由多个元反应构成 反应分子数:元反应中反应物微粒数之和。 单分子反应 I2 (g) = 2I (g) 双分子反应 CO(g) + H2O (g) = CO2 (g) + H2 (g) 三分子反应 H2 (g) + 2I (g) = 2HI (g) 由于四分子同时相遇的机会极小,更高分子数的反应没有出现 二、质量作用定律与速率方程式 (一)、质量作用定律 在定温下,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元反应 aA+bB→dD+eE v=k·C ·C 注意 ①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元反应 ②纯固态,纯液态反应物浓度视为1 (二)、速率常数k(比速率) 各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l-1时的反应速率 讨论 ① k↑ v↑ ② 与反应物本质有关,与浓度无关 ③与T有关,与催化剂有关(Ea) 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式 (三)、速率方程式 对元反应,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直接写出速率方程式: NO2(g) + CO(g)===NO(g) +CO2(g) v = k c(NO2) c(CO) (2)对复合反应,速率方程式需由实验测出。 (三)、速率方程式 如反应 实验证明v仅与c(N2O5) 而不是与c2(N2O5)成正比. v =k c(N2O5) 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分3步进行。 (1) N2O5==NO2+NO3 慢,速率控制步骤 (2) NO3 ==NO + O2 快 (3) NO + NO3 ==2NO2 快 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是其速率控制步骤 (慢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2、反应级数 速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方次之和 如上反应 CO(g)+Cl2(g)→CO Cl2(g) 光气 v=k·C(co)·C(cl2)3/2 ①由速率方程式求算 ②由k的单位判断 ③由实验测定 反应级数确定 反应级数 反应分子数 使用范围 任何反应 元反应 取值 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浓度方次和 (可以是零、整数、分数) 元反应中反应物系数和(只能是1,2,3) 与反应物系数和的关系 不一定相等 相等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