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 表药 PPT课件
医学课件 第八章 解表药 概述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味辛,辛散轻扬 多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适应证:主要用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分类: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概述 选择用药及配伍: 1. 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 2. 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故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 3.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 4.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 概述 使用注意: 1.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2. 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3.且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概述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药 性能特点: 多味辛性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适应范围: 1.外感风寒表证。 2.部分药还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因为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麻 黄 《本经》 [来源]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的干燥草质茎。 药性 【药性】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咳嗽气喘。 3.风水水肿。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 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咳嗽气喘 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 3.风水水肿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桂枝 《名医别录》 [来源]为樟科(Lauraceae) 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 药性 【药性】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桂枝 《名医别录》 1.风寒感冒。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 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