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电子教案第十章-挥发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化学电子教案第十章-挥发油

第十一章 挥发油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本 章 内 容 结构组成 含硫、含氮化合物(1) 异硫氰酸烯丙酯是由芥子苷经芥子酶水解后产生的,称为黑芥子油。 大蒜辣素 是大蒜中大蒜氨酸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的物质,称为大蒜油。   含硫、含氮化合物(2) 性 质 性状 溶解性 化学常数 酸值:中和1g挥发油所能消耗KOH的毫克数。酸值与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的含量有关。 酯值:水解1g挥发油所能消耗KOH的毫克数。酯值与挥发油中酯类成分的含量有关。 皂化值:皂化1g挥发油所能消耗KOH的毫克数。皂化值与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和酯类成分的含量有关。    稳定性 鉴 定 挥发性试验 试验方法:挥发油的乙醚或石油醚溶液, 滴在滤纸片上,在室温下能自动挥发不留痕迹的,为挥发油,若油斑不消失,为油脂。  测定理化常数 物理常数: 先测折光率,合格后,再测比 旋光度、相对密度等。 化学常数:  (1)酸值-指示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的含量。 (2)酯值-指示挥发油中酯类物质的含量。 (3)皂化值-指示挥发油中游离羧酸、酚类和酯类物质的含量。    官能团的鉴定 薄层色谱鉴定 气相色谱鉴定 挥发油的提取 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见前述 馏出液中挥发油的分离:    (1)多数可油水分层    (2)极性较大的含氧化合物,分层 效果差时,可采用盐析效应。 共水蒸馏法 方法:将粉碎好的药材置于蒸馏器中,加水浸泡后直火加热,使药材中的挥发油随随水蒸汽一起蒸出,即可。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缺点:局部温度过高,易使药材焦化,或使所含成分发生分解,使提取的挥发油气味改变,从而影响挥发油的质量。 通入水蒸气蒸馏法 方法:将水蒸气通入粉碎好的药材中,使药材中的挥发油受热而随水蒸汽一起馏出,收集馏出液,分取挥发油层,即可。 优点:避免了直火加热可能引起的不利。 溶剂提取法 溶剂的选择:低沸点、亲脂性,如石油醚、    乙醚、二硫化碳等。 本法特点:提取液中亲脂性杂质较多,如树    脂、油脂和蜡等。 亲脂性杂质的除去:提取物用乙醇加热溶解    放冷后滤除。       油脂吸收法 比例:猪油–牛油(3:2)混合物 方法特点:室温 香脂:吸收芳香成分的油脂。 冷压法(压榨法) 方式:机械压榨。 适用:挥发油含量高的新鲜原料。 优点:不需加热,成分不易挥发分解,挥    发油香气不改变 。 缺点:提得的挥发油不纯,可能含有水    分、黏液质等杂质。挥发油往往提 取不完全。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 (Supercritical fluidextraction, SFE)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液体相近,黏度和气体相近,溶质在其中的扩散速度可为液体的100倍,萃取能力也不低于液体,并可以 通过变换温度和压力改变萃取能力,使对某成分具有选择性。 SFE法具有低温处理,不发生氧化变质,萃取效率高,没有溶剂残留,可以选择性分离等特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2 (Supercritical fluidextraction, SFE) CO2的超临界温度为31.3℃,接近于室温,超临界压力为7.15MPa,其极性类似于正己烷,因而超临界CO2萃取更适合于脂溶性、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如挥发油类的超临界CO2萃取。 吴燕飞[2]等用该技术从草果中提取挥发油,与常法相比收率大大提高,并得到了12种以前未在该药材中分离得到的成分;葛发欢[3]等对黄花蒿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证明提取效率比传统的溶剂法提高11%~59%,挥发油质量好,并首次从黄花蒿中分得十八醇。 挥发油的分离 冷冻结晶法 分馏法(1) 原理:挥发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随分子结构中碳原子数目、双键多少和含氧官能团极性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采用分馏法进行初步分离。 沸点高低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单萜烃 倍半萜烃;  (2)同一类萜烃中,双键越少,沸点越低;  (3)萜烃相应含氧衍生物;  (4)在同一种萜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含氧官能团的极性越大,沸点越高,一般顺序为:醚酮醛醇羧酸。 分馏法(2) 减压(1.333KPa)条件、不同温度下三个馏份: 1.低沸程馏份(35℃~70℃/1.333KPa): 单萜烯类化合物。 2.中沸程馏份(70℃~100℃/1.333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