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2-2-2文言句式、用法课件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2012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2-2-2文言句式、用法课件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误区警示】被动句判断方面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意念上(即没有被动词标志)的被动句不能识别。如“兵挫地削”实际上是“兵受挫,地被削”的意思,由于这类句子字面上没有被动词出现,往往会被忽视。 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解析】选B。B项是一般疑问句,其余三句为宾语前置句。 6.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亚父者,范增也 D.具告以事 【解析】选B。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被动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时人莫之许也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石之铿然有声者 【解析】选D。D项和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是被动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 8.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甚矣,汝之不惠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选C。C项和例句都是主谓倒装句。A项是省略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判断句。 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仰观宇宙之大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选D。D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特别提醒】 留意定语后置句中的“之” 在很多文言文定语后置句中都有“之”字的身影,在某种意义上说“之”字也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之一。其基本结构形式为“中心词(名词)+之+定语(形容词、动词)+者”,“者”字有时可没有。 10.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解析】选C。C项与例句相同,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被动句,B项是判断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11.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解析】选 B。 B项是宾语前置句,“未之有”应为“未有之”。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分别是“以……之形饰”、“于……致思”、“以事验之”。 12.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宇文新州之懿范 B.俯察品类之盛 C.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D.都督阎公之雅望 【解析】选C。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13.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未之闻也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③曰:“牛何之?” 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是乃仁术也 ⑥夫子之谓也 ⑦百姓之不见保 ⑧然则一羽之不举 ⑨是诚不能也 ⑩构怨于诸侯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王坐于堂上 A.①②③⑧/④ /⑤⑥⑨/⑦/⑩ B.①②⑤⑥⑨ /③⑧/④/⑦/⑩ C.①②③/④ /⑤⑥⑨/⑦⑧/⑩ D.①②⑤⑥⑨ /③⑧/④/⑦⑩/ 【解析】选A。①②③⑧是宾语前置句,④ 是省略句, ⑤⑥⑨是判断句,⑦是被动句,⑩ 是状语后置句。 14.翻译下列语句,并指出句式特点。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见放。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这是一个先肯定后否定的复合判断句。 (2)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三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