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县大堡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
康县大堡安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
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本次规划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涉及的耕地面积亩 工程区属区。区内地形平缓,海拔高程在-500m,土壤为黄棕壤土,由于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干旱灾害的威协,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工程区已建成村级公路网络,交通较为便利。工程概况据统计,区内蓄水堰塘,本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规划,有计划的对地理位置优越,灌溉条件好的计划新修水窖口,增加蓄水 m3;道,长km。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位于河岸地区,地势平缓,土层肥厚,因为地理条件特殊,自然地形构成坡高水低,没有建设蓄水工程的条件,长期以来一直受干旱缺水的困挠,农业经济得不到应有发展。现采用非充分灌溉的模式,进行雨水集蓄型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这一地区水文条件是降雨量较丰,多年平均降雨量80mm,造成干旱的原因是降雨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过程不相匹配,二是缺少蓄水工程。现根据气象和地理条件,选用水窖等小型引蓄水工程,增加调蓄水量,增强灌溉能力。符合当地水资源呈立体分布的特点。这种的方式也易被群众接受掌握,工程建设简便易行。通过在该地区的实施,再进一步总结提高,然后向同类型区域推广应用,对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非充分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总结出成功经验。因此规划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很有必要。据调查,该地区有灌溉设施的,粮食亩产约在00-00kg,无灌溉条件时亩产不足400kg,亩产相差较大。因此干部、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迫切,投工投劳积极性很高。采用集蓄雨水进行节水灌溉,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因素。也符合《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中提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的规定要求。因此,工程是可行的。工程规模1灌溉保证率的确定(1)灌溉定额的确定: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第三节表3.3.2-1,玉米采用点灌,灌2次,灌水定额90 m3/h;水稻灌6次,每次灌水定额400 m3/h。(2)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表3.4.1-1,集雨灌溉保证率取75%。玉米采用人工点灌,取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85;水稻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方法,由《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第5.03节,取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 工程规模经统计,区内可发展灌溉的耕地面积,、蓄水工程容积按工程的用,水窖用于水浇地的灌溉,因此得:水浇地面积ha,选用灌溉定额每次75m3/h,共灌2次,水浇地需水量:ha×75m3/ha×2=2250 m3由《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第3.4.2条,工程蓄水容积由第二节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区多年平均降雨80mm雨量较丰,只是时空分配不均,雨水集蓄工程主要拦蓄雨洪,在干旱时再进行灌溉。根据安地区降雨量和地面土质结构,修建集雨场,在降雨时将径流引入窖内蓄存起来,在干旱缺水时灌关键水、救命水。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设计依据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Ⅴ等小(2)型灌区2设计基本资料(1)抗旱天数和灌溉面积由计算确定的本区内抗旱天数为28天。规划灌溉面积ha。(2)水文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80㎜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m/s(3)地质资料灌区地质为。工程布置本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主要是新修水窖口;道km。工程特点是蓄、小、群,因规模小,具有集水条件即可满足蓄灌要求,技术简便,适合地块分散,尤其适合于户办。主要建筑物水窖设计水窖建在地边或路边,园形,现浇砼结构,壁厚0.2 m。净内径3 m,深 m,容积m3。顶部用砖砌成拱形,厚0. m,顶部拱高0.75 m,符合水窖超高0.3 m的要求。顶留进人孔,孔径0.8 m,设钢筋砼板覆盖。底部设放水管和排污管,φ63PVC管道。水窖上游侧设沉沙池,浆砌石结构,长m,深 m,宽 m,浆砌石衬砌厚0.3 m。用φ塑料管与水窖连通。设计C15埋石砼现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
五 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条件
该工程涉及人口居住分散,施工条件艰苦,部分施工场地用料需靠人背和牲畜驮,为解决施工困难,群众对此项工程非常热心,主动投工投劳,以早日使该工程得以实施。
2 施工方法
该工程是群众组织投工投劳,开挖管槽,备砂备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