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策传导机制研究
分析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所改善,但目前并不是十分畅通,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梗阻,其对宏观经济的加速推动作用也没有能够完全发挥。
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q效应
托宾的q理论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q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资重置这种情况下,发行较少的股而买较多的投资品,投资支出增加消费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消费者的资产负债状况,对评价自己是否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具有重要影响。汽车、住宅耐用品流动性金融资产(如银行存款、股票或债券)。如果消费者自己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将减缺乏流动性的耐用品持有流动性的资产。。其中a为加速系数,通常大于1;Y为t期国民收入,,。因此,结合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η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资本市场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经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一种与加速原理类似的内在联系: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使总产出增加,而总产出的增加则又反过来推动资本市场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使资本市场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总产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对加速系数a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
显然,a值的变动取决于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η)与证券化比率(Q/GDP),η值越大、证券化比率越高,a值就越大,加速效应越明显,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越畅通。证券需求的收入弹性η值由微观主体(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所决定,而证券化比率则反映了一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及其完善程度;因此,资本市场发展的加速效应乃是由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共同决定。而如果假定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则加速系数a主要由资本市场的发展决定。
我国资本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既然资本市场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经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加速效应,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其对经济金融增长的推动作用越大(即这种加速效应越明显),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畅通。基于此,我们尝试通过考察加速系数a来对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对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进行考察,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一是考察这种加速效应在实践中是否存在,二是检验我们进行实证分析的构想是否可行,三是便于对我国进行比较分析。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91-1996美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期间,除1994年出现异动外,其余年份的a值都远远大于1,a的均值水平为3.94,这表明美国资本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加速效应确实存在并且非常显著,美国资本市场发展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其良性循环效应得到了有效发挥。
表1 美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加速原理(1990-1996) 单位:亿美元
年份 GDP △GDP Q △Q Q/GDP a η 1990 57438 ―― 35248 ―― 61% ―― ―― 1991 59167 1758 48979 13731 83% 7.81 9.44 1992 62444 3248 54568 5589 87% 1.72 1.97 1993 65881 3137 62800 8232 95% 2.62 2.74 1994 69470 4159 62933 133 90% 0.03 0.04 1995 72654 2914 83899 20966 115% 7.19 6.29 1996 76616 3962 100900 17001 132% 4.29 3.26 资料来源:市价总值与GDP数据转引自李扬著《中国改革金融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其余数据为作者推算。
理论分析及美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考察均已表明,在资本市场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经济金融增长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内在联系,通过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目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加速效应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作用也得到了初步应证。我国实证分析的结果(见表2)表明,1993-1995年间,由于股市相对低迷,a值、η值较小,甚至证券化比率呈下降趋势,加上市场规模较小,这一期间资本市场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1996-2001年间,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呈现快速发展之势,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证券化比率、a值及η值均持续上升,表明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推动下,加速效应开始显现,其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重要。但是,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加速系数不仅要小得多,即使在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1996至2001年期间,加速系数a值也并不稳定,时大时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单元民族学的源流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ppt
- 我国政务B站号传播效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 VIP
- DB15T 3962.7-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7部分:水泥灰岩行业.pdf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下册《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 (1).pptx
- 一种D-手性肌醇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辽宁省2024学年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 跨境电商平台的财务管理策略.docx VIP
- 合规性评价报告(2025年).docx
- 【英语试卷+答案】2024年宁德市4月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pdf VIP
- 2025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纪委监委招聘合同制辅助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