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理:第一章 肺通气PPT.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第一章 肺通气PPT

2.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①跨壁压:呼吸道内压力高→跨壁压大→管径被动扩大→阻力↓。 如深潜水环境下,由于气体密度增大,气道阻力增大,呼吸 减慢加深,增加了呼吸肌作功和能量消耗。 迷走N→Ach + 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 交感N→NE +β2受体→舒张→气道阻力↓ 小气道的弹性组织对无软骨支持的细支气管保持通畅。 ④高气压: ③气道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 ②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⑤化学因素的影响: ◇儿茶酚胺→气道平滑肌舒张。 ◇PGF2α→气道平滑肌收缩;PGE2→气道平滑肌 舒张。 ◇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气道平滑肌收缩。 ◇吸入气CO2↑→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哮喘病人的气道上皮合成、释放肺内皮素↑ →气道平滑肌收缩。 四、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容量 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容量:肺活量+余气量 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时间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并快速呼出的气体量(1.2.3秒)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注:时间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指标 A:正常时间肺活量 B:气道狭窄时的时间肺活量 (二) 肺通气量: ⒈每分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 6~8 L/min 最大通气量 =最大限度潮气量×最快呼吸频率(次/分) = 70~120 L/min 最大通气量-每分通气量 通气贮存量百分比= ——————————————————×100% 最大通气量 ≥93%(反映通气贮备能力) 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4.2~6.3 L/min 解剖无效腔:无气体交换能力的腔 (从上呼吸道→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无效腔:因无血流通过而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次/min) (ml) (ml/min) (ml/min) 16 500 8000 5600 8 1000 8000 6800 32 250 8000 3200 故从气体交换而言,浅而快的呼吸是不利的。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 通 气 第三节 气 体 运 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二节 气 体 交 换 概 述 闲 如 静 花 照 水 概 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全过程: 第一节 肺 通 气 第一节 肺 通 气 肺通气概念 气体流动进出肺脏的过程。 肺通气结构 血管网 粘液腺 加湿、加温、过滤、清洁 纤 毛 迷走N→ACh+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 平滑肌 (故哮喘病人夜间发作较多) 交感N→NE+β2受体→舒张→气道阻力↓ (拟交感药物治疗哮喘) 注:体液因素(组织胺、5-HT、缓激肽等)→强烈收缩 呼吸肌:与肺通气的动力有关 胸膜腔:其负压与肺扩张有关 呼吸道 呼 气 肺内压>大气压 缩 小 肺 脏 吸 气 肺内压<大气压 胸 廓 呼 吸 肌 缩 小 收 缩 舒 张 扩 张 扩 张 呼吸运动参与肌肉(呼吸肌) 吸气肌 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 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 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动作的肌肉 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辅助呼吸肌 只在用力呼吸时才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背部的其它肌肉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 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 增大胸廓的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 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 吸 气 平静呼吸 支配膈肌的膈神经发自颈段5-6节段 颈段6节以下损伤 颈段6节以上损伤 支配肋间肌的肋间神经发自胸段 人工呼吸 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出肺 呼 气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 缩小胸廓上下、前后、左右径 平静呼吸 3.呼吸类型 (1)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呼吸困难(病理 性,伴有鼻翼扇动等) 按动作部位分: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