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理课件- 循环PPT.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课件- 循环PPT

六、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一)组成与通路 典型的微循环的组成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后微动脉 微动脉 微静脉 1.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生理意义: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 2.动静脉短路: 生理意义:调节体温 3.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生理意义: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的场所。 微循环的通路 (二)微循环的调节 (400亿/1000m2) 微动脉的阻力对血流量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约5~10次/min的交替性收缩和舒张,称为血管舒缩活动。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组织中在同一时间内只有20%~35%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 真毛细血 管的开关 后微动脉与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 局部代谢 产物的聚集 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且同一组织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也是交替开关的。 意义:使组织总血流量与组织的代谢水平相适应。 (三)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组织 细胞 组织液 血液 主要方式: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吞饮 七、组织液 (一)组织液的生成 1.其生成与回流决定于四种因素: 毛细血管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滤过力量(生成压) 重吸收力量(回流压) 2.组织液生成压与回流压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EFP)。 EFP=(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动脉端:EFP=(30+15)-(10+25)=10mmHg 静脉端:EFP=(12+15)-(10+25)=-8mmHg 血浆成分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而生成组织液。 组织液中90%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液,10%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由淋巴循环入体循环。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压 2.毛细血管通透性 3.淋巴循环 4.血浆胶体渗透压 八、淋巴循环 (一)生成 1.进入淋巴管的组织液为淋巴液。 2.120ml/h,2~4L/d,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的主要辅助系统。 (二)淋巴液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静水压与毛细淋巴管间压力差是生成动力。 2.肌肉收缩与舒张、相邻动脉搏动、外力压迫均可影响淋巴回流。 淋巴回流的意义: 回收蛋白质75~200g/day; 运输脂肪等营养物质; 调节血浆和组织液间的液体平衡; 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及其他微粒。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 机体的神经和体液机制可对心脏和各部分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协调地进行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满足代谢的需求。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房室延搁 定义:房室交界是正常时兴奋由心房到心室的唯一通道,由于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最慢,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延搁一段时间(约0.1秒),称为~。 意义:~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方才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射血。 1. 结构因素 心肌细胞的直径大小影响其内部电阻。浦肯野纤维细胞的直径最大,窦房结细胞的直径较小,结区细胞直径最小。 2. 生理因素 1)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0期去极化愈快→局部电流愈快→愈快。 0期去极化时的电位幅度愈大→局部电流就愈强→扩布的范围愈大→愈快。 (二) 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兴奋的传导是细胞膜依次兴奋的过程,因此膜的兴奋性必然影响兴奋的传导。 2)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当兴奋部位形成的局部电流刺激邻近部位,如落在前 次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不能引起兴奋,导致传导 阻滞。 如落在期前兴奋的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内,可引起升 支缓慢、幅度小的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因之减慢。 五、体表心电图 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称为心电图(electrocardiagram, ECG)。 ECG的记录方法为细胞外记录,且记录的是整个心脏在心动周期中各细胞电活动的综合向量变化。 1.双极导联:Ⅰ导联:右臂→左臂 Ⅱ导联:左臂→左足 Ⅲ导联:左臂→右足 2.单极胸导联:V1~ V6共6个单极胸导联 (二)心电图的引导方法(了解) + + + - - - Ⅰ Ⅱ Ⅲ (三)ECG的正常波形及意义 一般以Ⅱ导联记录的ECG为代表。典型的ECG由P、Q、R、S、T五个波组成。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