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 上PPT
Ⅰ类启动子:rRNA 基因的启动子 Ⅱ类启动子 :mRNA基因的启动子 Ⅲ类启动子:tRNA基因的启动子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 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UPE) 1、核心启动子 ●定义: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作用:选择正确的转录起始位点,保证精确起始 TATA 常在-25bp左右,相当于原核的-10序列 2、上游启动子元件 ●包括CAAT盒(CCAAT)和GC盒(GGGCGG)等 ●作用:控制转录起始频率。 CAAT:-70 - -80bp GGGCGG:-80 - -110bp SV40 的早期基因 组蛋白H2B TATA CAAT GC 返回 ●尽管这3种保守序列都有着重要功能,但并不是每个基因的启动子区都包含这3种序列。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的结构差异 Pu:嘌呤 Py:嘧啶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的结构差异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帽子结构 没有 有 起始核苷酸 嘌呤或嘧啶 嘌呤(A为主) 启动区范围 较小(+1~-70) 较大 (+1~-110) 上游序列 TTGACA CAAT、GC、增强子 5、增强子(Enhancer): 在SV40的转录单元上,发现它的转录起始点上游约200bp处有两段72bp的重复序列,它们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能促进或增强转录的起始。 这种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称为增强子或强化子。 增强子作用特点: (1)远距离效应 (2)无方向性 (3)顺式调节 (4)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 (5)具有组织特异性 (6)有相位性 (7)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 增强子作用特点 (1)远距离效应 一般位于上游-200bp处,但可增强远处启动子的转录 增强子作用特点 (2)无方向性 无论位于靶基因的上游、下游或内部都可发挥增强转录的作用 RNA转录的抑制剂 概念:能阻断、抑制或者干扰核酸的代谢过程,最终抑制转录的一类化合物。 分类: 1、DNA模板功能抑制剂 2、RNA聚合酶抑制剂 3、嘌呤和嘧啶类似物(抑制核酸前体的合成) (一)利福霉素(Rifamycin)及利福平(Rifampicin) 作用:广谱抗菌作用,作为抗结核药物,特异地抑制细菌RNA聚合酶活性,因而抑制细菌RNA的合成。 机制:利福霉素可与RNA聚合酶的β亚基结合,并阻止起始位点的填充,抑制二核苷酸RNA的形成; 利福平则阻止RNA聚合酶的移动,抑制头三个核苷酸的形成。 (二)利迪链霉素 作用:与细菌的RNA聚合酶β亚基结合,抑制 转录的起始。 (三)α-鹅膏蕈碱 作用: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且RNApolⅡ极为敏感。对细菌RNA聚合酶作用极弱。 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DNA模板功能的抑制物,可与DNA形成非共价复合物,抑制其作为模板的功能。 作用:具有抗菌和抗癌作用。 ①实体瘤。与长春新碱、阿霉素合用,治疗维耳姆期(Wilms)瘤;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与环磷酰胺、长春碱、博来霉素顺铂合用,治疗睾丸瘤;与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合用,治疗软组织肉瘤、尤因(Ewing)瘤;也可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联合化疗方案中。 ②与放射治疗合用,提高肿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本品浓集并滞留于有核细胞内,妨碍放射修复。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mRNA特征的比较 mRNA占细胞总RNA的含量很少。 mRNA(messenger RNA):占细胞总RNA的2%左右。tRNA(transfer RNA):约占细胞总RNA的16%。 rRNA(ribosomal RNA):约占细胞总RNA的80%左右。 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第一次提取出mRNA。 Trizol(主要成分是苯酚、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mRNA特征的比较 原核生物mRNA特征 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 许多原核生物mRNA可能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原核生物mRNA的5 ’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