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疾病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疾病PPT

第三节,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发育停滞于原幼阶段。这类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其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为骨髓中异常原始细(白血病细胞)大量急剧增生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导致贫血、感染、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分型:目前国际沿用的标准是FAB诊断标准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根据原始和幼稚细胞的体积形态分为3型 L1型:以小细胞为主。 L2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有少量空泡。 L3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胞浆嗜碱性、染色深,有明显空泡。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分为7型 M1:原始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90%。 M2:原始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80%,单核细胞20%,其他粒细胞10%。 M3:骨髓中以异常早动粒增多为主,占非红系细胞≥30%。 M4:粒系和单系细胞恶性增生。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异常系细胞≥50%;非红系细胞≥30%。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30%。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主要原因。 2、电离辐射:照射剂量与白血病发病率密切相关。引起骨髓抑制、免疫缺陷、染色体断 裂和重组。 3、化学因素:常有白血病前期。苯乙双吗啉:染色体畸烷化剂 4、遗传因素 5、其他血液病 临床表现 一、贫血:乏力、苍白、头痛、耳鸣等。 二、发热: 白血病本身发热:肿瘤性发热。继发感染发热:以 口腔、肛周、呼吸道、泌尿系、 皮肤感染多见,严重时败血症,以G(-)杆菌败血症最常见。   3、出血: 皮肤瘀点、瘀斑,鼻衄,牙 龈出血, 内脏出血 :月经过多,眼底出血, 消化道出血,血尿。 颅内出血: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AL死 亡的首要原因。ANLL-M3为著。DIC以M3常见。 四、浸润 ㈠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50%ALL有淋巴结肿大; 多数T-ALL有纵隔淋巴结肿大; ㈡ 骨骼和关节: 胸骨下端压痛是最主要的临床体征。 关节及骨骼疼痛, 儿童多见。 绿色瘤(粒细胞肉瘤)见于急粒。 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病分类 一、造血干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性蛋白尿。 二、红细胞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三、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质的异常(白血病); 四、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第一节、贫血 掌握: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诊断标准。 熟悉:贫血的概念。 贫血的分类。 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血液常规 化验单项目 √ √ √ √ √ √ √ √ 贫血(anemia):人体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 、 RBC 、 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以Hb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诊断标准: 男性 女性(孕妇) Hb(g/L) 120/g 110 /g (100) RBC 4.5×109 4.0×109 贫血的分类 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 病因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 31-35 巨幼贫等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94 26-32 31-35 再障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6 30 缺铁贫等 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80 26 31-35 慢性感染炎症等 贫血 贫血的临床分级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 1、软弱无力 、 2、皮肤、粘膜苍白 3、心血管系统 :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 。 4、呼吸系统 :气急或呼吸困难 5、中枢神经系统 :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