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及其应用PPT
4. 人工接头(linker)连接 由平端加上新的酶切位点,再用限制酶切除产生粘性末端,而进行粘端连接。 人工接头及其应用 CCGAATTCG GGCTTAAGC 5′- 3′- Eco RⅠ Eco RⅠ Eco RⅠ Eco RⅠ 导入方式 转化 (transformation) 转染 (transfection) (三)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 (四)重组体的筛选 1.遗传学方法 2.分子杂交法 3. 免疫学方法 (插入失活法) 抗药性标记选择 重组DNA技术操作过程可形象归纳为 小 结 分 分离目的基因 切 限制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 接 拼接重组体 转 转入受体菌 筛 筛选重组体 重组DNA技术操作的主要步骤 载体 质粒 噬菌体 病毒 目的基因(外源基因) 基因组DNA cDNA 人工合成 PCR产物 限制酶消化 开环载体DNA 目的基因 连接酶 重组体 转化 体外包装,转染 带重组体的宿主 筛选 表型筛选 酶切电泳鉴定或标志基因筛选 菌落原位杂交 以 质 粒 为 载 体 的 DNA 克 隆 过 程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定义: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和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基本过程 分离、扩增待测的DNA片断 区分或鉴定DNA的异常 基因诊断常用技术方法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二)聚合酶链反应 (PCR) (三)基因测序 (四)基因芯片 × (CCTGAGGAG) 5′ 3′ 正常基因 5′ 3′ 突变基因 1.15kb 1.35kb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CCTGTGGAG) MstⅡ酶切位点(CCTGAGG) + ﹣ 0.2kb 1.15kb 1.35kb 正常人 突变携带着 患者 镰状红细胞贫血患者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 1.对疾病的早期确诊; 2.确定疾病易感性及疾病的分期分型 遗传疾病 如PKU 判断个体疾病易感性 糖尿病,高血压. 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 肿瘤的诊断分型. 器官移植组织配型 复性 RNA DNA 核酸分子杂交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中的杂交应用: (1)菌落杂交 (2)Southern 杂交 (3)染色体定位 (4)基因诊断 (5)亲子鉴定 (6)检测病原体 (一)核酸探针的制备 探针 (probe) 一小段用同位素标记或非同位素标记的已知序列的核苷酸片段。 二、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方法 1.DNA印迹技术 (Southern blotting) 用于基因组DNA、重组质粒和噬菌体的分析。 2.RNA印迹技术 (Northern blotting) 用于RNA的定性定量分析。 3.蛋白质的印迹分析 (Western blotting) 用于蛋白质定性定量及相互作用研究。 (二)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方法 三种印迹技术的比较 分子杂交实验 ① ② ③ Southern印迹 放射自显影照片 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第 十 五 章 1.基因诊断 2.探针 3.核酸分子杂交 4.基因治疗 1.请简述基因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主要应用? 2.何为PCR?简述其基本原理及PCR在临床医学中的主要应用? 本 章 重 点 第一节 基因工程与基因重组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DNA重组: 基因工程: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 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工艺学。 生物技术工程: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目的: ① 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 ② 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基因工程的大体流程: 获取目的基因 选择并连接载体 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并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提取相关表达产物。 二、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聚合酶Ⅰ 逆转录酶 碱性磷酸酶 末端转移酶 Taq DNA聚合酶 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 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 第四个字母代表株; 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 命名 Hin dⅢ 属 系 株 序 Haemoph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