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掌握移动通信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工作方式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输 了解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CDMA2000的发展趋势等 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业务及其特征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基带单元框图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中频单元框图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射频单元框图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双工技术 TDD:时分双工 FDD:频分双工 传播特性直接关系到通信设备的能力、天线高度的确定、通信距离的计算、以及为实现优质可靠的通信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等一系列系统设计问题。 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环境比固定无线通信的信道环境更复杂,必须根据移动通信的特点按照不同的传播环境和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和仿真。 表面波传播 电波是紧靠着地面传播的,地面的性质,地貌,地物等的情况都会影响电波的传播。一方面使电波发生变化和引起电波的吸收。另一方面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型,使沿它传播的电波发生绕射。 外层空间传播 电磁波由地面发出,经低空大气层和电离层而到达外层空间的传播,如卫星传播、宇宙探测等均属于这种远距离传播。宇宙空间近似于真空状态,传输特性比较稳定。 天波传播 籍此电离层的反射作用,电波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至较远的地方。我们把经过电离层反射到地面的电波叫作天波。 散射传播 当天线辐射出去的电波,投射到那些不均匀体的时候,类似于光的散射和反射现象,电波发生散射或反射,一部分能量传播到接收点,这种传播称为散射传播。 空间波传播—移动通信 电磁波直接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另外还可以经地面反射而到达接收天线。所以接收天线处的场强是直接波和反射波的合成场强,直接波不受地面影响,地面反射波要经过地面的反射,因此要受到反射点地质地形的影响。 空间波在大气的底层传播,传播的距离受到地球曲率和低空大气层的影响。收,发天线之间的最大距离被限制在视线范围内,要扩大通信距离,就必须增加天线高度。一般地说,视线距离可以达到50km左右。 长波传播(波长1000米以上) 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 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的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 中波传播(波长100-1000米) 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 波长在2000-200米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 短波传播(波长10-100米) 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 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带很宽。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可同时传送几千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 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基本上相同,主要是在低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一般把天线架高。 传送的功率指的是发射机所发射的能量。拥有较高的传输功率将有助于压制它的频带内其他的干扰信号,但是拥有较高传输功率的设备也将可能耗电较多,同时对别的信号的干扰也加强。 灵敏性指的是在信道中可以被接收机接受的最弱信号的测量。数值愈低的那台接收机的设备就愈好。但是这要求所有的制造商和标准都用相同的参考值(如包丢失率)来定义灵敏度。 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信道有一定的带宽。 模拟有线信道中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与精心加工,可以确保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电气环境。信噪比的波动通常不超过l一2dB。 陆地移动系统中,移动台处于城市建筑群之中或处于地形复杂的区域,其天线将接收从多条路径传来的信号,再加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且难以控制。衰落是经常发生的,衰落深度可达30dB。 无线信道包括了电波的多径传播,时延扩展,衰落特性以及多普勒效应 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个路径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迭加,有时迭加而加强(方向相同),有时迭加而减弱(方向相反)。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快衰落。 在城市环境中,一辆快速行驶车辆上的移动台的接收信号在一秒钟之内的显著衰落可达数十次。 多径传播使接收端的信号近似于一种叫做Rayleigh分布的数学分布,故多径快衰落又称为 Rayleigh衰落。 接收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衰落之外,场强平均值也会出现缓慢变化。这种由阴影效应和气象原因引起的信号变化称为慢衰落。慢衰落接收信号近似服从一种叫做对数正态分布的数学分布,变化幅度取决于障碍物状况、工作频率、障碍物和移动台移动速度等。 快衰落和慢衰落是由相互独立的原因产生,随着移动台的移动,这二者构成移动通信接收信号不稳定的因素。 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事任命书红头文件模板-人力红头文件.doc VIP
- 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x VIP
- 《13464电脑动画》自考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模拟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3084.pdf VIP
- 2025天津春季高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Measur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外文翻译.pdf VIP
- 《基于ICC的色彩管理在印刷流程中的实践》.pdf
- 眼科日间手术宣教.pptx
- 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
-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