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电算程序
题目 BJ1042轻型载货汽车
前悬架设计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程序说明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车辆需要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就要保证悬架的刚度和静挠度等静力学参数的取值合理,同时还要保证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前轮轮距和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要合理。
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它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就要对其进行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计算。本论文采用空间机构运动学理论对依维柯2045车型进行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本论文总共编了3段程序。第一段程序用来求当悬架的地面支承力N变化时,车轮跳动的变化量。第二段程序用来求满载静平衡时导向机构各点坐标。第三段程序用来求前轮轮距和前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量,并绘出曲线。
计算结果见程序说明书的最后一节,对结果的分析见设计说明书。
程序框图
第一段程序的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说明:
1)赋值包括线段a,b,c,d,e,f的长度(含义见设计说明书的3.4节)和地面支承力N
2)求Dw的公式为Dw=Dy*0.3541+Dz*0.9324
alfa1=abs(Dw*0.255/6602.19)
3)给O1,O2,B0,D0,G0点的坐标赋值(各点坐标的含义见说明书3.4节的图3-14)
4)求 Q1的公式见设计说明书中的公式(3-50)
5)huangjin函数用来求当上横臂摆alfa2度时,下横臂摆动的角度
6)fbeta函数用来求BD间的距离
7)求出deta-z后应用公式求出刚度后即可求出其它的静力学参数。
第二段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说明:
1)求B、E、F、G、点坐标的公式请见设计说明书第三章关于运动学分析部分,有详细的推导过程。
2)huangjin和fbeta子函数的作用同第一段函数。
第三段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说明:
1)给初始满载平衡位置各点坐标赋初值和各线段长度赋初值(具体请见源程序及说明书的第3.3节)
2)各公式的推导请见第三章所讲的运动分析计算过程
程序清单
(1)静力学计算MATLAB程序
a=abs(334.8671-237.7386) %给各变量赋初值
b=abs(275.8781-237.7386)
c=abs(374.6451-92.2166)
d=abs(694.5195-374.6451)
e=abs(3.69-2.3305)
f=abs(3.69-0)
N=(1950-189)/2*9.8+△N
O1B=[0,(275.8781+95.57)/385,(-374.6451+273.39)/385]
B=N*a/(0.2630*b-0.9648*c); %求B点受到的合力
Dy=-0.9648*B %D点受到的力在Y轴方向的投影
Dz=0.2630*B-N %D点受到的力在Z轴方向的投影
U=[1,0,0];
V=[0,237.7386/255,-92.166/255];
W=[0,sqrt(1-0.9352^2),sqrt(1-0.3614^2)];
Dw=Dy*0.3541+Dz*0.9324 %D点受到的力在W轴方向的投影
alfa1=abs(Dw*0.255/6602.19) %扭杆的转角
alfa2=0.2989-alfa1
O1=[3.69,-95.57,-273.39]; %各点的坐标赋初值
O2=[0,0,0];
B0=[3.69,275.8781,-374.6451];
D0=[0,237.7386,-92.2166];
G0=[2.3305,334.8671,-694.5195];
d=285; %各段线段长度赋初值
LDE=180;
LBE=105;
LEF=93;
LFG=420;
LO1B=385;
LO2D=255;
c=10.4*pi/180;
lamda=LBE/LDE;
q0=cos(alfa2/2);q1=sin(alfa2/2);
Q1=[2*(q0^2+q1^2)-1 0 0;0 2*q0^2-1 -2*q0*q1;0 2*q0*q1 2*q0^2-1]; %求坐标变换锯阵Q1
D=Q1*(D0-O2)+O2; %求D点坐标
a=alfa2-25*pi/180;b=alfa2+25*pi/180;
beta=huangjin(D,d,B0,O1,a,b); %调用函数求当上横臂摆alfa2度时,下横臂摆动的角度
p0=cos(beta/2);p1=sin(beta/2);
Q2=[2*(p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