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 生长发育(新).pptVIP

儿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 生长发育(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护理学课件第二章 生长发育(新)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儿科护理学教研室 林晓云 教学目标 1.掌握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2.熟悉体格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3.掌握小儿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并运用有关指标对患儿进行监测及评价。 4.熟悉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 小儿机体总是处在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这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点。生长是指形态的增长,即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量变、可测量如体重、身高。发育是指功能的演进,即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是质变,如脑的发育。但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故目前统称为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 一、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1.胎儿期(Fetal Period):是指从受精卵(精子和卵子)结合到胎儿娩出,共40周。 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分为3个时期: 妊娠早期:受精~12周。 妊娠中期:13周~28周。 妊娠晚期:29周~40周。 2.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是指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 起:脐带结扎 止:满28天前 特点:1.寄生式生活-----独立生活 2.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 3.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疾病:产伤、感染、黄疸、窒息、畸形 护理:1.加强监护     2.疾病筛查 3.婴儿期(Infant Period):又称乳儿期。指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起:出生后 止:满1周岁前 特点:1.生长发育最快,所需营养物质多 2.消化功能尚未完善 3.免疫力低下 疾病:消化及营养紊乱、传染病、呼吸道感染 护理:1.提倡母乳及合理喂养 2.定期体检 3.计划免疫    4.促感知觉发育 4.幼儿期(Early Childhood):1~3周岁。 起:1周岁后 止:满3周岁 特点:1.智力、语言发育加快 2.与外界接触增加,但免疫力仍低 3.主食向成人饮食过渡 疾病:营养紊乱、传染病、意外事故 护理:1.促语言及动作发育    2.防病、防意外事故 5.学龄前期(Preschool Childhood):3~6、7周岁。 起:3周岁 止:6-7岁 特点:1.体格发育速度减慢 2.智能发育快,有强烈的好奇心,可塑性大 疾病: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肾炎等 护理:1.早期教育最好时期如学习习惯、思维的培养    2.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如遵守规则、交往 3.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6.学龄期(School Childhood ):6~7至12~14周岁。 起:6 ~ 7周岁 止:12~14周岁 特点:1.除生殖系统外,余器官发育接近成人 2.智力发育更成熟,是接受各种知识的重要时期 3.免疫力提高 疾病:龋齿、近视 护理: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正确坐立走姿势    2.预防近视、防龋齿 7.青春期(Adolescence): 女孩:11~12岁到17~18岁, 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特点:1.体格发育第二高峰 2.生殖系统发育基本成熟,第二性征出现 疾病:月经不调、精神行为等问题出现 护理:1.加强锻炼,保证营养    2.加强性教育 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不平衡性 3.顺序性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 4.个体性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 头围、胸围和坐高等。 (一)体重(Body Weight) 1.定义 2.出生体重 平均3Kg(2.5~4.0Kg ) 3.生理性体重下降 4.增长规律 5.计算公式 6.个体差异 ±10% 7.测量方法 体重(Kg)计算公式: 1~6个月: 出生体重(Kg)+月龄 ×0.7 7~12个月: 6 + 月龄×0.25 出生体重(Kg)+ 6×0.7 +(月龄-6)×0.4 2~12岁: 实足年龄 × 2 + 8 (二)身长(Body Length) 或身高(Height) 1.定义 2.出生身高 平均50cm 3.增长规律 4.计算公式 5.个体差异 ±30% 6.测量方法 7.上部量与下部量 上部量是指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反映脊柱的增长;下部量是指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长度,主要反映下肢的增长。 新生儿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例为60%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