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高血压药课件_7
选择性阻断α1R 肾血管扩张 肾A压↓ 肾素 不变 V扩张 三角肌 括约肌 缓解 排尿困难 A、V舒张 →BP↓ 反射性兴奋 交感N(弱) 肾小球滤过率 无明显影响 对α2受体无作用 长期 应用 水钠 潴留 AngⅡ 肾素 肾素 无心率 无CO 改善 脂质代谢 TC VLDL LDL ↑HDL ⒈各种病因、不同程度高血压的初次治疗,对嗜铬 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亦有作用 ⒉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及肾功能不良者 ⒊尤其适于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 ◆常有鼻塞、口干、嗜睡、头痛、腹泻等。 ◆部分患者出现“首剂效应”。 ◆临床少单独应用(单独长期应用易致水钠潴留) ◆长期应用亦可产生耐受性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六.α1受体阻断药 P247 第三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 P444 一.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熟悉) 抑制性神经元 (α2、I1咪唑啉R) 兴奋性神经元 (β受体) 外周N活性↓ 激动 激动 1.代表药 第一代:可乐定、甲基多巴 第二代:莫索尼定、利美尼定 外周N活性↑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β受体阻断药 可乐定 α2 R I1咪唑啉R 外周交感活性↓ 血压↓ 口干,胃酸分泌↓ 胃肠蠕动↓ 镇静 中脑 阿片R 过量 外周 ?1 R (-) (中等偏强) 【机制及作用】 中枢 RVLM NTS 蓝斑核 唾液腺胃腺 胃肠平滑肌 突触前膜 外周 不良反应 莫索尼定 利美尼定 α-甲基多巴 【不良反应】 ⑴中枢抑制症状 镇静、嗜睡 ⑵副交感N功能相对亢进 口干、便秘、腮腺痛、勃起障碍; ⑶突然停药可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③肾性高血压或伴有肾功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①中度高血压 ②高血压兼溃疡病 ④吗啡类镇痛药成瘾 【临床应用】 一.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熟悉) 莫索尼定(moxomidine)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选择性激动 RVLM 的 I1-咪唑啉R,外周交感活性↓ 激动 I1-咪唑啉受体>α2受体,故在降压时无心率↓ 和中枢镇静表现 可逆转左室肥厚 用于轻、中型高血压。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代表药 1、直接舒张血管药 ⑴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 ⑵不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不引起直立性低BP; ⑶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CO↑、心率↑、心 肌耗氧↑,冠心病易引发心绞痛; ⑷反射性增加醛固酮分泌→水钠潴留 ⑸可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程度 ⑹不单独用于高血压。 ⑺合用利尿药及β受体阻断药加以纠正 二、血管舒张药(熟悉) P246 * *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抗高血压药 ★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及调节(了解) ★抗高血压药(掌握) ★高血压(了解)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定义 概 述 在未服抗高血压药和静息状态的情况下,成年人 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 ■研究表明,收缩压增高的危害>舒张压增高 ◎高血压的危害 ■心、脑、肾损伤 ◎高血压的治疗 合理膳食:低盐、补钾、钙等 适量、规律的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保持心理平衡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概 述 高血压治疗目标 治疗新观念 高血压治疗目标 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达到此目标的要求: ☆干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 和糖尿病等) ☆合理控制并存临床情况。 概 述 注:血压控制目标 ☆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 ☆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则应降至<130/80mmHg ☆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①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②利于改善代谢障碍 ③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害,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 ④适用于配合全身其它疾病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观念 概 述 Question 1.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及血压调节 2.高血压药治疗的措施及药物分类? 抗高血压药物 减少血容量 减少心输出量 降低外周阻力 措施 药物及药物分类? 外周阻力 心脏射血 (CO) 足够的血液充(循环血量) 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及血压调节 Renin/angiotensin 儿茶酚类 AVP/ADH/ET EDRF/ANP/BK/PGE 支配心脏的神经 压力感受反射 化学感受反射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肾-血容量调控系统 调节 调节 调控失衡→高血压 ①降低外周阻力 抑制交感活性 抑制RAS 扩血管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神经节阻断药 抗NA能神经末梢药 受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