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9(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VIP

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9(人教版八年级下)_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9(人教版八年级下)_1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对哪位诗人的最好评价? 答案:杜甫 3.“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是对哪位词人生平文风的典型概括? 答案:李清照 4.“铜板铁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以上所咏的是哪位 著名词人? 答案:辛弃疾 5.“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此联写的是哪位大诗人? 答案:李白 6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此联涉及的人并不是诗词大家,然而他也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个人是谁? 答案:岳飞 7.(1)我国第一个女诗人是:( ) A、李清照 B、秋瑾 C、蔡琰 (2)我国第一个专业词人是:( ) A、柳永 B、晏殊 C、苏轼 C A 8.“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  )评价(  )的诗和画。 A、苏 轼 B、王 维 C、黄庭坚 D、白居易 E、王安石 F、李 贺 A B 9.月上柳梢头,_____。A.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B、海上生明月 _____,天涯共此时。C.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D、人约黄昏后 D A B C 10.__,心有灵犀一点通。A.绿杨烟外晓寒轻 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B.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C.身无彩凤双飞翼 ____,红杏树头春意闹。D.衣带渐宽终不悔 C D B A 一.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 1.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 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2.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3.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二.读诗,要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深秋的夜晚,一个痴心的女子在庭外石阶上静静地伫立着,等待丈夫的归来。一直等到深夜了,寒冷的露水侵湿了罗裙和鞋袜,仍然不见丈夫回家。于是,她进屋放下帘子,却又怎么也难以安睡,隔着透明的窗帘,还在呆呆地遥望洒来银辉的秋月。句中无一“怨”字,却句句都含有“怨”意,特别是“夜久”、“望秋月”几字,把画外之意、字外之怨,一一都表现了出来。诗人别具匠心地设置了这么一、二段含蓄,一、二处精华,真可称得上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 赏析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是一首中秋月夜为怀念弟弟而写的词。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那年他已经四十一岁, 二十年仕途奔波,妻子亡故,弟弟又远在他乡,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词一开头便是接连对着青天发出迷惘的痴问,这是诗人内心深处郁结已久的满腔痛苦无法抑制的迸发。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写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我们应该如 何对待这些已逝去的文明?这值得我们任何一个中华子民去 深思..... 作业: 1.从所学的古代诗词中找一首,写一 段鉴赏文字. 2.试写(填)一首旧体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