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人篆刻艺术的觉醒时代——元代宋代文人喜好印章的风气,以及《集古印谱》的风行,都反映了印章审美趣味的发展。人们对印章从艺术角度的觉醒认识,到了元代有了质的升华。在元初,文人士大夫间的好印之风有增无减,《集古印谱》也时有问世。钱选有《钱氏印谱》、赵孟頫辑有《印史》二卷,吾衍辑有《古印式》二卷。与宋代集古印谱比较,虽同是谱录,但元人开始在古印中选择优秀者。元初书画巨匠赵孟頫对于复兴元代书画艺术的功绩,早已被人们熟知,而他在印章领域中的贡献也是举足轻重的,在将印章完全转变为一门独立艺术的进程中,他是最先提出汉印审美观的先哲之一。第一节宗汉审美观的倡导者元代对于历史悠远的印章,是一个重新认识的时代,在反思前人及当代人对于印章的审美趣味中,元人突出倡导了汉印的美。站在倡导者前列的便是赵孟頫和吾衍。一、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鸥波、水精宫道人等,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宗室后裔。元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他官居一品,荣际五朝,在当时的文艺界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在书画上他提倡“贵有古意”,如同唐代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实是借古以开今一样,赵孟頫的“古意”思想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他的这种美学观在他为自己的集古印谱——《印史》所写的序言中强烈地反映出来。在《印史序》中赵孟頫对于自己所选的古印,称“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在赞赏质朴汉印的同时,他还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时关于印章的世俗审美,认为:“近世士大夫图书印章,一是以新奇相矜,鼎、彝、壶、爵之制,迁就对偶之文,水月、木石、花鸟之象,盖不遗馀巧也。其异于流俗以求合乎古者,百无二、三焉。”以犀利的眼光批评宋末元初出现的把印章作成鼎、壶、葫芦等外形的形式主义倾向。显然他在看到质朴汉印的同时,更深刻地思考了印章内蕴的书法美和章法美。在《印史序》中,他提倡既“合乎古者”又“异于流俗”的质朴趣味,并号召人们改弦易辙,走到汉魏印的正道上去。二、吾衍吾衍(1272~1311年),一作吾丘衍,字子行,号竹房,又号贞白居士。浙江太未人,侨寓杭州,因跛一足而隐居教授。其学识广博,著述甚多。他也是提倡汉印的杰出代表,曾著有《学古编》,其中《三十五举》是研究印章艺术的专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吾衍在当时是一位有名的篆书书法家,有“小篆精妙,当代独步,不止秦唐二李间”的美誉,因此追随他的学生颇多。同时他也是一位善于篆印的高手,因为当时文人好印之风已盛,所以吾衍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注意到了须用篆书篆印的印章。《三十五举》作为一本教科书,其前十七举是教人如何写篆,而后十八举则是教人如何篆印的(即如何设计印稿)。较之赵孟頫,吾衍已不是单纯地提倡汉印的质朴之美,而是通过直接分析汉印的篆法、字法、章法,从而在教学中普及汉印之法,使人们更直接地领略汉印的美。吾衍在《三十五举》中不仅指出汉印的基本特征,“其法只是方正”、“平正”、“浑厚”,而且还讨论了朱白关系、留空、边栏处理等章法的基本规律,并强调印人的古文字修养和“不可随俗”的基本艺术品格。《三十五举》中许多印章术语和分类法为印学研究创了先例。故他堪称是历史上早期印论的草创者。但是《三十五举》始终未能超出写篆、写印稿的范围,局限于时代,当时还不可能涉及以刀法为核心的创作论。赵孟頫和吾衍提倡的汉印审美观,在同时代文人间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杨维桢(1296?1376年)、揭浤(1304?1373年)、王祎(1322?1373年)、王彝(生年不详?1374年)等元代著名学者,都曾为各种集古印谱如吴睿所辑《汉晋印章图谱》、杨遵《杨氏集古印谱》@作过序跋,他们都受到赵、吾的影响,提倡“去古为近”,以“古雅厚朴”为美,推崇汉魏印章,一时间在士大夫文人中形成了一种崇尚汉印的风气。在经过隋唐二宋后出现于元代的这种复古思潮,实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汉印审美观的确立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明清至今的印章艺术流派几乎都在这一观念的羽翼之下。可以这样说,元人从理论上所确立的以汉印为正宗传统的篆刻艺术观念,在汉魏和明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印学史上它是不朽的。第二节 元代文入印章和文人篆刻家赵、吾二人的印章,均出于自篆。这是与二人在篆书上的造诣不可分的,并且他们所开的自篆印章的风气,在从元到明很长一段时期中,成为一种风气,大体擅长篆书的书画家,许多都兼有篆印的特长。赵孟頫的自用印章,由两种格局组成,朱文以其擅长的典雅流丽的小篆篆印,线如玉箸,圆润挺劲,古雅清逸,世称圆朱文,又称元朱文。赵氏的朱文印章,如“赵氏子昂”、“赵氏书印”、“松雪斋”、“水精宫道人”等,风格鲜明,确使元以前宋代任何一位书画家的用印黯然失色,赵氏白文印较少,计有“赵氏子昂”、“赵孟頫印”和“臣孟頫”三方,然全以汉白文刻出,这是其推重汉印的具体表现。吾衍的书法作品传世罕见,能采集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