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课件中内总论.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课件中内总论

是临床专业课,是中 医学、中西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 其水平 很大程度上反 映了中 医临床水平的 发展水平。 《金匮要略》 中医学思维方法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无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 诊断“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黑箱方法 理法方药一线贯通 随病证进退而加减变方以求“桴鼓相应”之效 西医学思维方法 运用现代科技 借助实验检测方法 定性、定位准确 诊察指标客观化、定量化、规范化 中西医结合学思维方法 中、西医学各具优势而均有不足 中西医结合以达两者优势互补 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 中 医 内 科 学 总 论 河北北方学院 中西医临床教研室 王成梁 1)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 及范围、演变 定义 中医:传统医学(临床医学),其特点:一是比较原始的解剖学;二是临床经验;三是以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医疗认识为基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通过取象——比类——类推的方法,形成中医理论的雏形,再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地充实提高,不断地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 所以说:是中医先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的。中医所使用的药品完全来自自然,是以人为试验个体的。 目前古老的中医里有许多是西医或现代科学根本解释不了的东西。 现代医学(实验室医学),其特点:来源于生理解剖学,有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可寻找,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的形成是开放的,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支。西医所使用的品药是实验室的产物,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以鼠等动物为试验个体的,有很多药品有很多毒付反应。 2)内科与外科的区别: 内科、外科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古代了。古时候,大夫只能对体表疾病进行手术,而体内疾病只能靠非手术方法治疗。所以手术科就叫外科,不手术的为内科。目前手术可以在身体的任何地方进行,但名字还叫外科,古名沿用至今。 目前是这样划分的,凡是需要外科手术解决的疾病划归外科学的范畴,凡是不需要外科手术来治疗的疾病归到内科。 定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性质 范围 《伤寒论》 外感 内伤 《温病学》 以及后世以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 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 内科急症、热病、脑病、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老年病、肿瘤等。伤寒论 、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已合为中医临床基础。 演变 科学的疾病分类,有助于归纳总结疾病的本质。内科疾病的病种多、范围广,加之祖国医学发展的背景,故在疾病的命名上有不严谨的一方面。 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内科疾病的分类作了尝试,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 如:咳嗽、胃痛以症状命名; 郁症、痹证以病机命名; 胸痹心痛以病机结合病位命的。 而且病名太少,所讲内容不能含盖及满足内科临床需要。近年来,疾病分类日益受到重视,并加强了疾病病名规范化的研究,中医内科研究的范围也是不断扩大的,中医内科学也不断面临新课题。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史 (一)萌芽 (殷商时代——周朝) 殷代甲骨文记载:心病、头痛、 胃肠痛、蛊病。 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 周朝将医学分科为疾医(内科)、 疡医(外科)、食医(营养医)、 兽医。 (二)奠基(春秋 秦汉) 《脉法》《五十二病方》 《治百病方》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三)充实(宋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 葛洪 《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 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 (1)病因学 (2)症状学 《诸病源候论》记述病侯784条,对胸壁的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 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的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