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仓库走出的博士生标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仓库走出的博士生标兵

从仓库走出的博士生标兵 中青在线 2009-01-06 09:15 我曾经是高考落榜生、省属普通学校的大专生、自考生,我曾经挎着帆布包在路边的商业房挨门挨户地收房租,在社区居委会发送灭鼠药。好在有“自强成就事业,知识改变命运”的精神鼓励和人生指引,我以仓库作为个人奋斗和人生起飞的平台,在十年中连上本、硕、博三个台阶,成为西安交通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博士生协会理事长、优秀博士生标兵,走上了“优秀博士讲坛”为全校研究生和博士生做报告。在此,我愿意用自己的经历启发、鼓励、帮助更多的朋友走出人生困境,尤其是那些曾经象我当初一样迷茫、自卑、需要帮助的人。   自强始自少年愁   从河南师范大学附中毕业后,同学们大多保送或考入全国顶尖大学,而我却成为一名高考落榜生,于是选择了复读。一年后,因过度紧张导致考试失常,分数并不理想,最后被河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大专录取。这完全打乱了我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的梦想,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社会和校园中时不时遇到的歧视的目光。我一直在努力,但还是无法改变环境和命运。三年后,我在家人的帮助下回到了从小长大的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工作。   在专门从事电波环境特性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所,一个省属大学“非主流”专业的大专生注定是属于“非主流”。我在行政处负责建筑工程监管,以及资产回收、房屋管理、卫生检查等杂七杂八的事务。就这样,我一面在工地上和“包工头”争论建筑质量问题,一面管理那些桌椅板凳,一面挎着帆布包在路边的商业房挨门挨户地收房租,一面和社区居委会的老大妈一起检查卫生、发放灭鼠药。虽然收入不高,但工作稳定而平静。生活让我逐渐发现自己的学历、牌子、岗位、收入都经常成为工作和生活中别人歧视的对象。同时,我中学同学开始相继进入国内外名牌大学攻读研究生,和我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安、不甘、自卑、自强,各种心情与现实问题、人生理想混杂在一起,让我再度陷入对人生的困扰和思考中。我决定用行动逐步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我的第一个目标是:拿下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大学英语四级证书——赶上那些本科同事!于是我报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生梦想从仓库起步   自考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白天工作之余,我抽空就在办公室看书;晚上则一个人在办公室孜孜不倦地研习。我承揽了全处所有的节假日值班,因为这是办公室最清静、最适合学习的时候。为了躲避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的干扰,我悄悄在存放废旧物资的破仓库里收拾了一个角落,工作间隙就偷偷地溜进去看书,最后甚至搬到仓库办公。任凭气味难闻、屋顶漏雨、老鼠乱窜、冬冷夏热,仓库成为我改变命运、重塑人生的“仓库大学”。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要申请工民建专业的学士学位,一个必要条件是每门功课都必须达到75分以上,这对于能取得及格就实属不易的自学考试来说,不知要额外多花几倍的精力。有一门课考试时,我可以及格但没把握得75分,为了实现自己学士学位的梦想,我涂掉了答卷上的答案,以此次不及格换来了第二年的高分通过。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对社会人员开放,我千方百计找人帮忙,费尽周折后终于在某校报上了名。在耳机失灵、缺少听力成绩的情况下,仍以较好成绩一次性通过。寒来暑往,经过三年“仓库大学”的艰苦学习,我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本科毕业证,并通过一道道苛刻的考核环节,获得了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成为当年全省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工民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的屈指可数的几人之一,实现了我设定的初步目标。捧着这些证书,我不禁百感交集,它们不仅是对我三年仓库苦读的认可,也是对人生艰辛的抚慰。这段经历培养了我独守寂寞、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迎战各种困难提供了能力、信心和勇气。   勤奋踏实的学风改变了我当初郁郁不得志的心态,我把曾经厌烦的琐碎工作当作命运对自己将来担当“大任”的磨砺,逐渐成为工作骨干,并在本职工作之外以极大热情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我成为全所最年轻的所报编辑、团委委员、团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获得了电波所党、团、工系统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忙碌中,《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是我的精神家园,那些凡尘琐事中的芸芸众生在人生道路上奋斗、探索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在僻静的仓库中在寂寥的深夜里仍感热血沸腾、思如泉涌。我把对人生的思索记于笔下投向报刊,发表了几十篇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成为全所家喻户晓的人物。   站在自考本科的基础上,我充满信心地对人生进行展望——考取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追赶中学同学,超越本科同事!虽然再次遇到命运的戏弄,但我还是凭借“仓库大学”练就的扎实功底,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走上了在职攻读管理学硕士和学术研究之路。   科研创新的“奔逸”时代   在职读书要承受工作和学习的“两面夹击”。这种状态下,长期在“仓库大学”养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独守寂寞的“坐功”发挥了作用。系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