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按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 按诊

第 六 章 按 诊 【教学目的】 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 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熟悉按诊的含义和意义;按诊的体位、手法、顺序。了解按诊的注意事项。 二、按诊的内容 1.熟悉诊虚里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按胸部、按乳房、按胁部的一般临床意义。 2.掌握腹部按诊的一般方法;脘腹部位的划分;按脘腹异常变化的意义;腹满、腹水、腹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3.熟悉肌肤寒热、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的常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尺肤的部位和诊尺肤的临床意义。 4.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 5.了解按腧穴诊病的理论依据;诊断各脏腑病变常用的腧穴名称。 【教学方法和参考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概 说 【按诊的定义】 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按压叩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诊的意义】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望、闻、问诊所得资料的补充和完善,为全面分析病情、判断疾病提供重要的指征和依据。 按诊可以进一步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还可为问诊提示重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按诊可以进一步的探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按诊的历史沿革】 按诊的运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按诊的论述更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清代以后,按诊在一些医书中还列有专门篇章论述,拓宽了应用范围。 近代对中医腹诊及腧穴诊断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方法上与西医的触诊和叩诊相沟通,提高了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第一节 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一、按诊的体位   应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体位。诊前首先需选择好体位以暴露按诊的部位。一般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坐位:适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医生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用左手稍扶病体,右手触摸按压局部。 仰卧位:用于按胸腹等部位。 病人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或屈起双膝,医生立于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按诊。(PG.130 图6-1) 必要时也可以病人侧卧位(PG.131 图6-2)、或肘膝位(PG.131 图6-3)。   B 图 6-1 病人仰卧位 图 6-2 病人侧卧位 图 6-3 病人肘膝位 二、按诊的手法     有以下四法:   1.触:以手指或掌轻触病人局部皮肤(额、四肢、胸腹等)了解局部肌肤的凉热、润燥等,以分辩病属外感或内伤,是否汗出,及阳气阴津之盈亏。   2.摸:以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部位等,来探明局部的感觉,有无疼痛以及肿物的形态、大小等,以辨病位及虚实。   3.按: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如胸腹、四肢、肿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水肿、或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程度、肿胀程度、性质等,以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痼结的情况。   以上三法的区别: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浅深有别:皮肤→肤层→筋骨、腹腔,可综合运用。轻→重 浅→深 远→近 上→下   4.叩:即叩击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人某部,使之震动产生叩击音、波动感或震动感,以此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1)直接叩击法:医生用中指或并拢的二、三、四、五指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拍打按诊部位(多为腹部),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2)间接叩击法: 拳掌叩击法:医生用左手掌平贴在体表,右手握成空拳叩击左手背,边叩边询问患者叩击部位的感觉,有无局部震动而痛,以推测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图PG.132 6-4)。 指指叩击法:医生用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病体需诊察的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弯曲,第二、四、五指微翘起,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端。用于对胸背腹及肋间的诊察(PG.132图6-5)。 图6-4 拳掌叩击法图 6-5 指指叩击法   三、按诊注意事项:   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   ②医生举止稳重大方,态度严肃认真,手法轻巧柔和,勿暴力或冷手按诊。   ③争取病人主动配合。 ④注意病人的局部反应及表情变化。 ⑤注意对侧部位以及健康部位与疾病部位的比较, ⑥要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