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与分析
本篇资源为网站用户个人转载,原创作者如对本转载行为有疑问,请通过邮箱sp9007@e21.edu.cn联系网站工作人员。
类型:教学随笔 学段:初中 学科: 历史 年级: (彩版)八年级上册 作者: 宜昌市夷陵中学 来源专辑:冯长运
摘要:针对中学历史教材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以《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为例,提出了构建生活化历史课堂的观点,即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语言、教育目的的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新文化运动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与分析
宜昌市夷陵中学 吴玉霞
2006年12月,在宜昌教研室李老师和其他同行的支持下,我非常有幸地在葛洲坝六中展示了一节高中历史示范课,从接到通知时的惶惶然不知所措到选定课题、几经打造再到最后的尘埃落定、课后评课,积聚了众多同行的智慧和心血。笔者现将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整理如下: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史学研究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学历史教材是以是政治史和精英人物为中心的,是社会上层即“从上往下看”的历史。这些历史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遥远,不仅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直接生活经验的缺乏,这些知识也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普通人的社会史、法律史 、伦理史、日常生活史、人类文明史、自然史及心态史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密切相关的,也是他们最关注最能够感同身受的。但是,这部分历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位却体现得很不充分。再加上老师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丧失了历史本来的活力和生机,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点翻腾的浪花。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往往被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比较冷漠。
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近几年的高考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生活化的历史高考试题已经大量出现。
本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开放历史教学,让生活走进历史教学,将“死”的历史教“活”,同时历史教育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笔者设计了《新文化运动课》这样一节示范课。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乘着歌声的翅膀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而鲜活的导入能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课程的导入环节,在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的同时,我还选取了一首背景音乐,即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名谣《兰花草》。当熟悉的旋律在耳边想起,很多学生都跟着哼起了这首歌,课堂的气氛从一开始就融入到新文化运动欣欣向荣的景致之中,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真可谓歌声与笑声齐飞,其乐融融。当音乐声停止,学生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这时,我将话锋转向本课内容。
老师提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歌词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它的词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胡适,歌中的兰花草象征着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焦急地等待着这株迟迟未开的兰花,象征着他希望自由主义之花早日开遍全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胡适,走近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欣赏老照片。
中学历史教材关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大多是结论化的观点。我从学生思维层次的角度出发,精心挑选一组老照片:一张旧式婚礼、一张新式婚礼、一张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一张民国时期的女学生。
教师提问:请大家欣赏老照片,观察辛亥革命前后男性和女性的服饰、发式分别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教师过渡:社会生活的变化必将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变化。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各有什么新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知识分子必须寻求新的出路继续完成这一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假如你是当时一位从西方留学回来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你会做何感想?并采取什么行动?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知识分子的身份决定了你最大的可能是拿起笔杆代替枪杆,通过写文章、办报纸、办报刊等方式来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做法,而你又是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影响的,所以你可能会用资产阶级文化的武器来批判封建旧思想旧文化,同时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教师过渡:那么,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到底是如何同袁世凯和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像资料。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放映音像资料。
学生看录象。
教师提问:看完这段录象,请大家一起说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历史要素?(贯穿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病种付费DRGs的PPT大纲.pptx VIP
- 中式面点工艺与实训钟志惠模块二面点基础单元一面点原料.pptx VIP
- 甲流护理查房.pptx VIP
-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ppt VIP
- 预防血管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pdf VIP
- 2024年11月30日中央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99%完整).doc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实验活动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特点.pdf VIP
- 2024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引进高学历人才30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 工商管理个人简历表格下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