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慢性腹泻课件
小 儿 慢 性 腹 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杜敏联 * 概念 慢性腹泻指腹泻持续4周以上,经一般治疗无效,也有划定为3周。 顽固性腹泻(难治性腹泻)指慢性腹泻伴营养不良。腹泻→继发性小肠绒毛萎缩 吸收不良 正常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吸收面积 肠液来自肠动力性分泌,98~99%重吸收, 婴儿液体摄入相对多,便稀。面积减少致腹 泻 ●?肠道吸收营养机制 活性转运、被动转运(弥散),助动性 弥散,内胞饮 ●??各肠段吸收物质 1、小肠近端 铁,钙,水溶性Vits, 脂,糖 2、小肠中段 氨基酸,脂,糖 3、小肠远端 VitB12,胆盐 4、结肠 水,电解质,短链脂肪酸 腹泻机制分类 一、渗透性腹泻 乳糖等双糖不吸收 见于先天性或后天继发性双糖酶缺陷 糖原和直链及支链淀粉结构 不同年龄乳糖酶的活性 二、分泌性腹泻 肠上皮细胞受毒素、激素或各种因子异常刺 激经不同受体系统激活肠道靶细胞。 机理 80%肽激素经G – 蛋白偶联受体激活 肠上皮细胞氯分泌机制 刺激肠液分泌的细胞内第二信使 VIP,PGE,胃泌素,慢反应物质,霍乱内毒素 致大肠杆菌热稳定毒素 乙酰胆硷,5-HT,组织胺,胆盐,脂肪酸 致大肠热不稳定毒素,耶尔森肠球菌 CAMP Ca+ CGMP ◆毒素 以霍乱弧菌内毒素(CTX)为代表 ◆激素 胰泌素/胰高糖素/血管活性肠肽 (VIP)家族,腺垂体激素 阿片肽, 上皮生长因子家族,生长抑素,降钙 素,神经介质,5 – HT,白三烯 ◆胆盐性腹泻 胆盐,脂酸,羟基脂酸不吸收 →结肠→CL—分泌↑ ◆ 先天性失氯性腹泻 三、炎性渗出性腹泻 四、动力异常 巨结肠 慢性腹泻的病因 病因分类(见表) 感染性腹泻 贾氏鞭毛虫感染 复发性水泻 吸收不良 常见于IgG,IgA缺乏者 诊断:大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查病原体 治疗:甲硝唑 15mg/kg/d ×7天 呋喃旦丁 6mg/kg/d × 7-10天 感染后腹泻 感染性胃肠炎起病,正规住院治疗一 周后持续腹泻伴体重下降. 机制 继发双糖/单糖不吸收和分泌异常或牛 奶蛋白过敏, 病原持续存在(未检出或抗药) 过敏性腹泻 原发或继发(肠炎恢复期) 病理: IgE,5-HT,慢反应物质→肠分泌↑ 继发绒毛萎缩 临床及诊断: 肠道症状,继发性病变(失蛋白肠病, 贫血,吸收不良) 肠外过敏表现 激发—撒退试验,胃肠通过时间缩短 慢性非特异性腹泻(CNSD) 儿童或幼儿肠激薏综合征。 (旧称“生理性腹泻”) 6m~2A(1~5A),自限性,4岁后缓解 特征:稀烂便4~10/日,晨起多,夜间从 不排便,无吸收不良,生长发育正常。 机制:肠动力异常,进食不能抑制小肠饥饿 时的快速蠕动,胆盐及脂酸进入结 肠,PGE2↑。 治疗: “4F”饮食:正常纤维素(Fiber) 液体不过多(Fluid) 控制果汁(Fruit fuices) 相对高的脂肪(Fat) (占热卡35~40%) 脂肪的作用;有力抑制小肠快速蠕动, (CNSD年龄饮食脂相对低) 药物 Aspirine 抑制PEG 阿片拮抗剂 Leperamine(易蒙婷) 分泌性腹泻 粪Na70mmol/l,cl-95mmol/l—— 脱水,酸中毒伴体Na+,K+,cl-大 量丢失。禁食泻不缓解。 毒素 APUD瘤 APUD 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是一组有特殊生物化学特征细胞群,能摄取生物胺类前体(5-HT,儿茶酚胺,多巴胺)并脱羧,细胞起源于神经嵴 APUD瘤:APUD细胞异常增生——腺瘤, 癌 — 多肽胺类产生过多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