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_茶的起源与发展_2课件
第一章 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1)茶饮的广泛盛行 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 宫廷茶饮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 子兰《夜饮》:“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花芯夫人《宫词》:“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 僧侣茶饮 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 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 专题介绍.关于茶圣陆羽与《茶经》 12岁时陆羽终于逃出了龙盖寺,开始了流浪生活。小陆羽加入了一个戏班,四处演出,渐渐成为了竟陵四乡一个参军戏的名角。并且慢慢自己编脚本和唱词,有著名的《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墅(邹夫子)为师,学经业儒,遂了多年的心愿。 陆羽师从邹夫子五年返回竟陵城后不久,与被贬至竟陵的前礼部员外郎、颇享诗名的崔国辅成为了忘年之交,得到了不少熏陶与指导。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三年之后,崔国辅离开竟陵,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 陆羽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并深入茶园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于公元760 年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苕溪为中心,每年茶季就亲自带着采制工具前往湖州、苏州、常州和杭州等地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将游历考察中的见闻随时记录下来,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技能,为写《茶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他初来江南就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皇甫冉也是一位多才多艺、怜才重友之士。这是陆羽初来江南结交的第一位挚友。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陆羽在这里逗留期间经常到异地茶山进行考察,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等诗篇就记述了陆羽的采茶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唐肃宗至德二年(A. D. 757 年) 来到吴兴,与乌程县柠山妙喜寺皎然相识结谊。皎然,俗姓谢,湖州人,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他即是诗僧,又是茶僧。陆羽的正直人品、渊博知识受到了皎然的赏识与钦佩,与他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是陆羽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位知己,是陆羽越过坎坷、走向事业全盛的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生相知、死相随。由于湖州较北方安宁,又是名茶产地,这一时期陆羽到各大茶区游历考察,学习茶农种茶的经验和方法。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陆羽前往江苏茅山观察茶事。应该说这段时期是陆羽的一个成长期,在这之前他虽然在积公禅师那里学会了烹茶,品茶,但对于真正的茶道和茶的基础工艺还不甚了解,皎然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他的缺点,通过与皎然的交往,陆羽对茶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后世有人称皎然是指导陆羽写作《茶经》的人也是有根据的。 陆羽的诚信人品,对佛学、诗词韵律的高深造诣,特别是他的渊博的茶学知识及高超的烹茶技艺,在湖州各阶层人士中赢得了声望,同时也博得了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赏识与信赖。 陆羽参与了由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还参加了颜真卿组织的数十位文人参与的诗词联唱,并集成《吴兴集》,成为唐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而陆羽在湖州最令人敬慕的杰作是“三癸亭”,这是由他亲自设计,由颜真卿出资,皎然鼎力相助的三人通力合作的作品,至今仍是湖州的胜景之一。由此可知,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之深。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回到湖州,在皎然的苕溪草堂开始了《茶经》的著述工作 。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陆羽在他从事的茶业、茶文化业中结识了很多品德好、学识广的朋友,这对于他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凡是他未去的茶区均由他的友人为他寄送茶叶样品,传递情报。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茶叶科学技术、经验,以适应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于公元765 年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于公元775 年又对其作了修改和补充,公元780 年刻印问世。《茶经》首次使茶叶科学系统化、理论化,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巨著。 纵观陆羽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勤于读书,注重实践,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抱定目标,矢志不移。他善于与品德好、学识广的人交友。他与茶学、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此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陆羽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