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现代中国科技与教育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
[考纲下载] 1.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
[轻巧识记]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思维升华] 新中国四大科技成就及重要意义
(1)国防:“两弹一星”打破了核垄断,巩固了国防。
(2)农业: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3)医学: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利于解决生命奥秘。
(4)载人航天技术:促进经济、民族振兴。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国防安全,而且有利于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
[易误指正] 两种教育制度
“两种教育制度”是两类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不是性质不同的新旧教育制度。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是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学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它们都是为推动教育方针的实施而实行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
[轻巧识记]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概念阐释] 科教兴国战略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拨乱反正;重要保证是教育立法。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据上述史料,分析研制“两弹一星”有何重大意义?
[史论形成]
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
一、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题源材料] 摘自2009年广东高考T28
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据新华社电 [问题设置]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答案提示] 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归纳升华]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
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
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二、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
[题源材料] 摘自2013年四川高考T14
[问题设置] 上图所示材料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案提示] 文革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
[归纳升华]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
阶段 方针政策 成就 新中国成
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湖北省高一物理竞赛光学2.1光波动性.doc
- 2014~2015学年高三数学.ppt
- 2015+HFAESCEuSEMSAEM建议急性心衰院前和医院管理 .pptx
- 2015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精品第18讲 水电离和溶液酸碱性.ppt
- 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拔高精讲必修2 第6单元 遗传分子基础 第20讲.ppt
- 2015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精品第17讲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ppt
- 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121细胞核细胞膜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式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5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精品第19讲 盐类水解.ppt
- 2015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精品第20讲 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ppt
- 2015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精品第1讲 物质组成分类.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