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黑洞之父惠勒病逝‘
美國「黑洞」之父惠勒病逝 2008-4-16
圖:有一次在課堂上,惠勒問學生如何以一個詞來形容星球塌縮、密度緊密到無法透光的現象。一名學生舉手回應說「黑洞!」。惠勒隨後把這個詞大加推廣(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外電洛杉磯十五日消息:美國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黑洞」一詞的命名者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十三日因病辭世,終年九十六歲。
《洛杉磯時報》援引惠勒女兒的話說,惠勒因患肺炎醫治無效,於十三日早上在其新澤西州海茨鎮的家中辭世。美國物理學界形容惠勒博士是學界巨人、學界的超級英雄。他曾經與愛因斯坦合作,並且試圖在愛因斯坦過世之後,完成愛因斯坦的理論。惠勒還是研究核融合的先鋒,曾參與「曼哈頓計劃」、製造出了世界第一枚原子彈。
惠勒生前是美國自然科學院院士和文理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物理學會主席,早年就讀於巴爾的摩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九三三年獲博士學位,後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玻爾指導下從事核物理研究。
為了解釋宇宙中大品質超巨星坍縮時產生的現象,惠勒創造了「黑洞」這個相當簡潔、貼切、概括性的詞彙。此外,惠勒還在核裂變研究領域獲得創造性成果,選定鈾-235作為製造原子彈的原料,是第一位從事原子彈理論研究的美國人。他曾從事氫彈研製工作,在統一場研究中有相當成就。美國總統布什形容惠勒參與了一個「改變歷史」的計劃。
和一些隨後後悔參與原子彈發展計劃的科學家不同,約翰.惠勒抱憾終生的是沒有及早完成原子彈,從而提前結束二戰歐洲的戰事。他的弟弟一九四四年死於歐洲戰場。
「黑洞」來源於一個學生
惠勒戰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並且從事天體物理的研究。到他九十四歲那年,都還在普林斯頓大學留有一間辦公室。他教學手法多樣,時常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有一次在課堂上,他問學生如何以一個詞來形容星球塌縮、密度緊密到無法透光的現象。一名學生舉手回應說「黑洞!」。惠勒博士隨後把這個詞大加推廣,同事後來評價說,惠勒非常了解把複雜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有多麼的重要。 美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小黑洞 2008-4-3 【大公網訊】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科學家最新報告說,他們觀測到一個品質約為太陽3.8倍的黑洞,這是迄今已知最小的黑洞。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2日電,據美國媒體2日報道,這個輕量級黑洞位於一個代號為XTEJ1650-500的雙天體系統中,周圍有一個恒星伴星繞其運行。
科學家說,這個黑洞直徑約為24公里,相當於紐約曼哈頓島的規模,是迄今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最小的天體之一。與已知的其他黑洞相比,它簡直就是個「小矮人」。此前已知最小黑洞的品質約為太陽的6.3倍,很多黑洞品質大得驚人,是太陽品質的數百萬倍甚至數十億倍。
黑洞由大品質恒星死亡後核心坍塌而形成,是宇宙間最「兇猛」的天體,雖然不可見,但在強大引力作用下,黑洞吞噬周圍的氣體等,有時能吞掉整個恒星,甚至連光也無法逃逸。天文學理論認為,黑洞品質的下限約為太陽質量的3倍。因此,這顆超小黑洞不僅是已知最小的黑洞,而且其品質很可能已接近黑洞的「底線」。
這個小黑洞是科學家借助美國宇航局的「羅西X射線時變探測器」發現的。「羅西X射線時變探測器」是一個小型探測衛星,能根據黑洞周圍被吸入氣體的急速旋轉運動,測量黑洞引力場強度,進而推算黑洞品質。 今日晚報 2008.04.17 混沌理論之父「羅倫茲」過世 享年90歲中廣新聞/葉柏毅
????提出「混沌理論」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愛德華.羅倫茲」,星期三在他位於麻州劍橋的家中過世,享年九十歲。羅倫茲是美國著名的氣象學家,他所提出的「混沌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小小的作用,會引發巨大的變化」,因為羅倫茲曾經舉例說,所謂的混沌理論,就像是在巴西的蝴蝶拍拍翅膀,會對周圍的大氣系統,產生一些作用,而這些作用會不斷地被放大,最後可能會引發美國德州的龍捲風,因此也有人把「混沌理論」叫做「蝴蝶效應」。
????羅倫茲得過無數的科學獎項,也有人說,他所提出的「混沌理論」,是繼牛頓之後,給人類帶來對自然界最有創意的新觀點。
混沌理論之父病逝 蝴蝶效應膾炙人口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
2008.04.18 03:38 am
? 「混沌理論」之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十六日因癌症病逝於麻州劍橋家中,享壽九十。他提出的混沌理論,被譽為廿世紀最偉大的三大科學發現之一。
混沌理論的主要精神是,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可能造成後續劇烈改變。此理論最為人所知的論述之一是「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能引起一連串的大氣擾動,最後導致美國德州發生龍捲風。
專長為氣象學的羅倫茲,發現混沌理論的過程就是一種「混沌現象」。一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