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和汉代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农本草经和汉代文化

《神农本草经》 与汉代文化 《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 《神农本草经》的创作年代为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初期 中国历史 史前时期→传说时期(三皇五帝)→夏朝→商朝→西周→ 东周→秦朝→西汉→莽新→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金→辽→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汉初期社会文化 儒家思想 神仙方士 阴阳五行 巫术思想 儒家思想 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无为而治 汉高祖: 陆贾:《新语》:“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主张不要“用刑太极”,不要“极武”,而要“文武并用”。 汉文帝、汉景帝: “贵粟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德化民”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文景之治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扩展阅读】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查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汉书·董仲舒传》) 儒家思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尊君思想 药物分类: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汉儒的尊君思想 董仲舒:“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 (《春秋繁露》)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药物配伍: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君药的唯一性——体现国家君王的唯一性 臣药少于佐使药 ——体现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 贾谊:“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极也。”《汉书贾谊传》)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本经》药物君臣配伍理论与医学理论的抵牾 例:《伤寒论》“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 附子、党参 、白术(炒) 、干姜、甘草 “主病谓之君”思想的提出 《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谓之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唐补入)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先秦至两汉从“主病为君” 到“上药为君”思想的转变 先秦时期: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国贵君轻”。 《吕氏春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可以“废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 两汉时期: 董仲舒云:“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评价:“上药为君”是一种机械的方剂配伍理论,限制了药物运用的灵活性,有悖于临床用药规律。正因如此,这种配伍理论并无实用价值,经不起临床的检验,不久便又被 “主病为君”的理论所取代 。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 古代星象家为测定天体星辰的运行,将天空分为365等分距离,称为365度。 《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365种 儒家思想对《本经》的影响 药数相符 《神农本草经》 “三品合365种,法365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 东汉时期的药物已远远超过此数,如《急救篇》中所提到的艾、乌喙等都无收录。 董仲舒——“天人相副” 思想。 三才对应 汉之前:天——地——人 《老子》中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汉之后:天——人——地 《春秋繁露》中“天之生人也,人之受命于天也”,“人居天地之间”,“举凡一切,皆归之以奉人” 《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