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治疗陈柯萍 协和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课件.ppt

心房颤动的治疗陈柯萍 协和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房颤动的治疗陈柯萍 协和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课件

心房颤动 -目前的认识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柯萍 一、背景-患病率 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患病率: 正常人群的0.15%~1.0% 影响患病率的因素 ?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40岁的0.3% 60~80岁的5%~9% ? 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而 增多 一、背景-危害性 常伴随的临床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和疲乏等 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 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 成倍增加死亡率 房颤的危害在增加 房颤是一种新的流行病 在发达国家占总人口的1~1.5%(J Intern Med,2001) 在美国,至2050年,房颤的估计人数 Atrial 研究提示未来50年房颤将增至560万(2.5倍) Mayo Clinic基于1980~2000年在Olmsted地区的房颤增长情况。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至2050年将达1590万(是2000年的3倍) 由于无症状性房颤的存在,上述数据仅是保守估计 房颤的危害在增加 房颤增加卒中和心衰的风险 与前20年相比,2000年房颤相关的住院病人数增加了3倍 美国2001年联邦基金数据显示:每年房颤治疗的总花费达66.5亿 房颤住院29.3亿(44%) 房颤作为合并诊断而增加的住院费用19.5亿(29%) 门诊花费15.3亿(23%) 药物治疗2.35亿(4%) 二、发病机制-多子波学说 心房基质的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 要求:心房内同时存在3个以上的微折返环。 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房颤的诱发因素: ? 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 ? 房扑或房速的蜕变 二、发病机制 发放冲动的心房局部病灶: ? 肺静脉内(90%以上) ?其他部位 上腔静脉 界嵴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后游离壁 Marshall韧带静脉 二、发病机制 发生房颤的条件: ? 心房(如同蓝子)扩大 能同时容纳3个以上的折返环 ? 折返环(如同苹果)小 正常的心房能容纳3个以上的小折返环 二、发病机制-折返环的大小 折返环(波长)的大小: 波长=不应期?传导速度 长期房颤 心房电重构(不应期缩短) 折返环(苹果)变小 心房(蓝子)能容纳多个微折返环 二、发病机制-心房的大小 心房越大,易发生房颤 哺类动物中 体积大者,心房大,房颤发生率高 三、治疗—策略 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 三个主要策略: ?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 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 预防血栓栓塞 四、恢复窦性心律 是理想的治疗终点之一 选择的对象: ? 持续性(非自行终止)阵发性房颤 ? 经选择的慢性房颤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 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常用药物: 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Ⅰc类、胺碘酮、索他洛尔 总有效率:60%左右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 房颤持续的时间 ? 心房的大小 ? 心房内血栓的形成 ? 其他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 其他药物: 洋地黄、维拉帕米、硫氮卓酮、?受体阻滞剂 能减慢房颤的心室反应 但极少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 WPW伴房颤的治疗: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首选静注普鲁卡因酰胺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体外直流电转复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危害性: 致心律失常作用(最大的危险性) 发生的时期: 增加药物剂量(药物治疗的滴定期) 高危患者: 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充血性心衰 建议:住院接受药物治疗 新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多非利特(dofetilide):口服药物,60%~70%的病人在使用多非利特一年内保持正常心律,而安慰剂组只有25% 。 伊布利特(ibutilide) :一种快速起效的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美国FDA第1个批准的静脉应用治疗房扑、房颤的药物。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优点: ? 简便易行 ? 一次性费用少 ? 患者易接受 应作为当前较实际的一线转复治疗手段 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 一项安全和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 成功率:65%~90% 适用于: ? 持续性房颤伴血流动力 恶化者(一线治疗) ? 药物转复失败者 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 禁忌证: ? 洋地黄中毒 ? 低钾血症 ? 急性感染或炎症疾病 ? 心力衰竭 因需要麻醉,应除外麻醉的禁忌症 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 注意事项: 恰当的抗凝治疗 与R波同步放电 并发症( 很少发生): 全身性血栓栓塞 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性心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