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课件

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感染病学会2009年更新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内容 指南发行背景 相对于2004年的主要变化 念珠菌属敏感性 念珠菌病管理中的抗真菌药物 卡泊芬净在念珠菌病管理中的应用 特殊人群的管理 检查和评估 总结 跨越5年的更新:2004 ~ 2009 从2004年以来,念珠菌病的管理发生了显著改变 新药问世 新研究发表 预防高危新生儿和成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前瞻性资料问世 可疑成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数据问世 指南的主要变化:2009 vs. 2004 2009念珠菌病管理指南:发生变化的领域 念珠菌血症的治疗 可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 新生儿念珠菌病治疗 念珠菌病高危患者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2009指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2009指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2009指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2009指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2009指南: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2009指南: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2009指南: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念珠菌血症 可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可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可疑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新生儿念珠菌病治疗 AmB-d (1 mg/kg/d):推荐用于新生儿播撒性念珠菌病 (A-II) 如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可以使用 LFAmB (3~5 mg/kg/d) (B-II) 氟康唑 (12 mg/kg/d):可选治疗 (BII) 新生儿念珠菌病的推荐疗程为3周 (B-II) 棘白菌素 谨慎使用 通常限于因耐药和毒性而无法使用氟康唑或AmB-d的情况 (B-III). 下列情况采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 在侵袭性念珠菌病发生率高的婴儿室、出生体重 1000 g的新生儿 (A-I) 需要观察抗真菌药物耐药、毒性和新生儿发育情况 (A-III) 念珠菌病高危患者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念珠菌病高危患者的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念珠菌属的敏感性 念珠菌病管理中的抗真菌药物:4大类抗真菌药物 多唏类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制剂 (AmB-d) 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 AmB脂质复合物(ABLC) AmB胶质分散体(ABCD) 三唑类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 阿尼芬净 米卡芬净 念珠菌病管理中的抗真菌药物:AmB AmB的大部分使用经验来自AmB-d 3种脂质体剂型的AmB获准用于人体:ABLC, ABCD, L-AmB 与AmB-d抗菌谱相同 有不同的药理学特性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互换须谨慎 AmB-d的剂量 对于大部分形式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典型剂量是0.5~0.7 mg/kg/d 敏感性差的侵袭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剂量为1 mg/kg/d 脂质体剂型AmB的剂量 侵袭性念珠菌病,典型剂量是 3~5 mg/kg/d AmB-d 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 肾毒性 急性肾衰发生率高达 50% 脂质体剂型的AmB价格高于AmB-d,但肾毒性显著减少 念珠菌病管理中的抗真菌药物:三唑类 成员: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 抗菌活性 对大部分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相似 对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活性均较差 所有唑类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 加用或停用唑类药物时要认真考虑对现有用药方案的影响 念珠菌病管理中的抗真菌药物:棘白菌素 成员 卡泊芬净 阿尼芬净 米卡芬净 剂型:全部是静脉制剂 抗菌活性 针对广谱念珠菌属,包括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MIC均很低 循证证据 非对照/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可以有效治疗食道和侵袭性念珠菌病 不良事件:均很少 药理性质: 使用方法:1次/d,静脉给药 主要清除方式:非酶降解 无需因肾功能不全或透析调整剂量 少量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经肝代谢,均不是细胞色素P450的底物 在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推荐减少卡泊芬净剂量 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剂量方案 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 mg,随后50mg/d 阿尼芬净:负荷剂量200 mg,随后100mg/d 米卡芬净: 100 mg/d 念珠菌病管理中的抗真菌药物:氟胞嘧啶 抗菌活性 针对大部分念珠菌属具备广谱抗菌活性,克柔念珠菌除外 剂型:口服制剂 药理性质 半衰期短 (2.4~4.8 h) 肾功能正常患者用法:25 mg/kg,4次/d 口服后吸收良好(80%~90%) 大部分药物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肾功能不全时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