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MIS开发转为数字化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思考
从MIS开发转为数字化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思考
摘 要:高校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大多完成了网络基础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数字校园整合的任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数字化教学综合平台”来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所要探讨和思考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综合平台;高校信息化;教学课程中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14-03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教育部2001年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以来,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多数高校完成了网络基础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数字校园整合的任务,有不少高校已着手教学课程中心的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和世界发达国家高校信息化成就相比,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1.国外高校信息化的发展
由于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持续发展的过程,而美国是全球信息技术领先的国家,也最早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因此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推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各所大学的网络基础建设、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和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等方面都已相当成熟,信息资源也最为丰富,对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在欧洲,1997年10月英国就宣告启动“国家学习信息系统”建设计划,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学校、研究机构、图书馆等网站联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包括网络课程、教学安排、学术动态、学生管理、生活娱乐到学生个人所需的各类信息。德国高校也在审慎进行E-learning教学试点,以提高大学工作效率、降低办学成本,增强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亚洲,日本于1998年12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计划,以“儿童变化”、“授课变化”和“学校变化”为目标,在大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发教学教育研修软件和提供各种管理信息服务,并广泛使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而学校之间则利用互联网实现教育内容共享和合作。韩国也从2002年开始大力推动高校ICT(信息通讯技术)教育,到2007年已建立了10个 E-learning支持中心,国立高校统一使用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大学行政管理的标准化、透明化和高效率。
另一方面,21世纪高等教育最明显的趋势是大众化和全球化。尽管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就全球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最近才开始发展的现象,并最终将向普及化与终生学习发展。可以说全球化不仅塑造了世界经济和文化模式,它还影响了高等教育,很多国家的学者纷纷涌入北美,同时许多发达国家也希望国际学生毕业后不返回自己的国家并不断调整移民法,试图留住这些完成学位学习的优秀学生。其结果是发达国家的人才集中加剧了国际学术发展的不平衡。
面对高等教育出现的新挑战,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日益多元化,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并成为很多地方高等教育扩张和供应最重要的选择。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旨在推动免费开放课件。2009年5月以色列企业家沙伊·雷谢夫出资100万美元成立海地“人民大学”,并于2010年1月建成了世界第一所免学费网络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对那些没有条件的地区提供免费的课程、教育方法,同时也给那些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国内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内地高校信息化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根据上海市教委的调研,上海各高校的信息化水平总体上处在全国先进行列,而面向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大大领先于面向教学科研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在面向教学科研工作的信息化方面,我们的水平确实还不高,我们不能忘记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培养优秀学生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课堂、实验室才是高校的主战场。上海市2011年10月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其中不少内容与大学密切相关,特别是“数字教育工程”提出:要优化教育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和推广上海教育系统跨校认证与应用,构建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优质教育资源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校际共享及向社会开放;要采用“数字课程资源+移动学习终端+教育服务平台”的模式,开展数字化教学试点,促进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和个性化学习。
目前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云计算、移动计算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技术代表了当前信息应用技术的主流。大学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