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国内外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地国内外研究进展

湿地国内外研究进展   [摘 要]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因为它起着保障生物多样性并且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伴随人类对湿地认识的逐步深入,自上个世纪以来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湿地环境,使之长久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就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就湿地保护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到最为科学的湿地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湿地; 特点; 进展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54 — 02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态特征的生态系统。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在控制污染、改善气候、抵御洪水、美化环境、调节径流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生存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是其它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有着 “文明的发源地”、“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 和 “物种的基因库” 的美名。   湿地起着保障生物多样化, 特别是鸟类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和维持水分循环的功能。正因为鸟类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同时很可能会飞越国界, 因此, 湿地被视为国际性资源。为了确保人类对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18个缔约国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   一、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对湿地有所认识, 当时的很多地理古籍如《禹贡》、《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等已对湿地已有记载, 并根据其特性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名称。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始于60年代起,首先是从对沼泽的研究开始的。其中一些比较权威研究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沼泽教研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的沼泽室就对三江平原、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湿地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我国对湿地的生态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1992年7月31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从此以后,国内的湿地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至今我国有7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国内的一些有涉及湿地的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如湿地的结构、功能等,大多收录在《中国湿地研究》一书中,该书由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长主编,基本是国内湿地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典范之作。综上所述,我国湿地研究工作的开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其主要的研究方面如下:   1.滨海湿地的研究   滨海湿地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尽管我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岸线较长,各沿海省份都广泛分布着滨海湿地, 对于滨海湿地有着一定的研究,但是还是缺少系统性的研究。80年代初,国内的学者对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自然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并对其进行了了综合规划和合理开发,对当时沿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奠定了滨海湿地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国内学者则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黄河以及南方红树林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   2.沼泽湿地的研究   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简称沼泽湿地) ,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1958年,中国科学院开始主攻沼泽为其研究方向,成为国内最早的专门性沼泽研究机构之一,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最为知名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柴岫所在的地理系沼泽教研室及其所带领的一批学者, 对若尔盖高原、长白山、兴安岭及整个东北地区的沼泽湿地中做的许多工作。1983年《中国沼泽》一书的作者郎惠清将沼泽的基本特征、类型、分布与分区、形成与发展和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在书中进行了论述, 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沼泽湿地研究情况。1988年,黄锡畴主编出版的《中国沼泽研究》一书, 堪称是当前国内沼泽研究之典范之作,系统科学的对我国近年来沼泽湿地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3.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由湖滩地和河滩地构成,它是湖泊岸边或浅湖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在我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种湿地类型。我国现有湖泊湿地总面积约1.2×105ha。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湖泊湿地又可以根据湖水含盐量的大小分为淡水、咸水和盐水湿地三种类型。我国的淡水湖泊湿地, 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地区,而盐湖湿地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国对湖泊的研究已经在水文、地质、动力、生物、环境等几个方面自成体系,而湖泊湿地有如下几个共同点:一是多为内陆湖,湖水主要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二是湖盆发展受新构造运动控制,许多湖泊湿地的面积十分广阔。三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这样湖泊湿地的水资源就愈显珍贵。   二、国外进展   国外对湿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 此方面的最早的著作非J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