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帝师”陈宝琛最后四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溥仪“帝师”陈宝琛最后四年

溥仪“帝师”陈宝琛最后四年   从八十四岁“九一八”事变爆发,到八十八岁去世,陈宝琛一生中的最后四年,不可回避地与日本军阀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他们制造的伪满洲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其时,他的皇帝学生——溥仪已经被日本人利用了,相知多年的同事郑孝胥、罗振玉等也被日本人利用,成了汉奸。在这种情况下,陈宝琛在生命中最后的四年间,不断通过书信、亲往长春面谏等形式,以尽自己的“救世匹夫”之责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他出身于“世代簪缨”的官宦家庭,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五岁获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陈宝琛的青壮年时代,适逢沙俄、日本和法国对我国的侵略,他屡以上疏方式坚决主战,请诛丧权辱国的崇厚,并毁其所擅定的有辱国家主权的条约;他还曾奉旨驰赴抗法前线,以实现自己的主张。他敢言敢谏,“好弹劾,间言朝政得失”,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等同为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清流党”领袖人物;他更以敢在慈禧太后面前犯颜直谏而闻名。1885年被慈禧罢官后,陈宝琛在家乡办学校、修铁路,直到宣统登极后才被重新起用,官至御前进讲的“帝师”,其间又以为“戊戌六君子”昭雪的提案而震动朝野。   陈宝琛六十四岁那年辛亥革命爆发,他从“忠君报国”这一儒家人生价值观出发,誓作“不事二主”的忠臣,甘当遗老,继续作为清废帝溥仪的师傅。除了谆谆教导“小皇帝”并受命撰修《德宗实录》、《德宗本记》外,还不遗余力地为复辟清朝奔走效劳。   陈宝琛八十四岁时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那么,陈宝琛从八十四岁至八十八岁去世,即1931年至1935年这生平的最后几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在我国东北山河上拼凑起来的伪满洲国,面对扮演傀儡角色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必须接受民族立场这个尖锐的政治问题的严峻考验。   多次陈书力劝溥仪   1931年11月10日夜,溥仪不顾陈宝琛的坚决反对,背着这位“忠心可嘉”的师傅潜赴东北。长期以来作为溥仪最倚重的“智囊”,陈宝琛对此虽然气愤,却不愿抛弃君臣之义而置溥仪于不顾。 ??? 1932年1月24日,陈宝琛以八十五岁高龄,在北方最严寒的季节动身离津,出关北上。当时溥仪在旅顺,由郑孝胥和罗振玉随扈,正与日本关东军的代表板垣征四郎商谈伪满的“建国”问题。陈宝琛力劝溥仪不可答应日本人出任伪满洲国元首一事。   1932年2月4日陈宝琛返抵天津。这次短暂的旅顺之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一个月后溥仪允就伪满执政。   陈宝琛离开旅顺一个月以后,溥仪就以“暂任执政一年”为条件,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元首”,到底还是钻进了日本人的圈套。起初溥仪还跃跃欲试,要“恢复祖宗疆土社稷”,还在伪满执政府开张之际,拟设“府中令”为管理执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上谕弢老任之”,陈宝琛却坚决不就。陈宝琛固然反对伪满,反对溥仪当“执政”,而且自己绝不参与伪满的政务和事务,但他还是不愿抛弃君臣之义而置溥仪于不顾,并不拒绝为复辟清朝的“中兴事业”服务,继续为溥仪“入主中原”的复辟事业奔走联络。   这一时期,陈宝琛为溥仪服务的主要方式,是保持与在溥仪身边管事的伪满执政府秘书长胡嗣瑗频繁通信,借以沟通两地信息,了解伪满政局的变化,而为大清朝的“中兴”定方略,资长策。   由于不得不面对日本武力控制下的伪满洲国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陈宝琛此时所向往的,首先是改变溥仪的政治处境,使之摆脱“政非己出,事由人断”的傀儡地位。   在1932年12月23日的信中,陈宝琛引述国际社会对伪满“极为轩豁呈露”的评论之后说:“无人对此虚构之独立国加以承认,即日本亦无此要求,然则有举莫废,亦视此后之能否勉副独立二字,以求为可承认已耳!”“有举莫废”实在是无可奈何,只有退而求“勉副独立”了。在这种心境下,陈宝琛也不能不关注伪满政局,遂在信中又问到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虚谷)和伪满总理郑孝胥(夜起)的情况:“虚谷受事后,旬必一见,于建国规模,有无裨赞?夜起所聘顾问,能否得人?实为系怀。”溥仪与武藤的定例会见,郑孝胥和日本顾问的关系,这当然都涉及主权问题。   在1933年1月27日的信中,陈宝琛写道:“彼(指日本)果能赞成我之实现独立,使我可洗傀儡之诟,彼亦世有统监之嫌,不亦餍人心而息众议乎?是在秉钧者之开诚晓辞也。”在陈宝琛看来,“但视同蒙藏”,即得到如蒙藏地区的自治权,“已非我所甘受”,还要争独立权。当然他也知道,“此则固非虚谷所能主”,须经日本政府决策。   溥仪出任伪满执政前与日方约定:一年为期,实行帝制。将届期满,陈宝琛乃在1933年2月1日的信中提醒郑孝胥和胡嗣瑗说:“所急之者,一年之期已近,不能不予筹表示,夜起有无计划,公意如何?”他希望利用这个机会,争回几分自主之权。在2月16日的信中陈宝琛更具体地阐述了这个问题,他希望日本对伪满起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