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不混溶区(N区),?2G/?C2 >0 特点:组成的微小波动(即成分无限小的起伏)是稳定的或亚稳的,必须有一个足以引起不稳定核心形成的大的组成波动才能引起分相,这种不稳定核心的形成过程与结晶过程的成核一样。 需要克服一定的势垒才能形成稳定的核(液核),而后新相扩大,即成核生长过程。 分相结构:分散的孤立滴状结构。 ( (2)成核生长机理 对比 旋节分解机理 (亚稳分解,Spinodal分解) 成核分相机理 S区(不稳区) N区(亚稳区) ?2G/?C20 ,成分微小变化自由能降低,过程自发 ? 2G/?C20,成分微小波动自由能升高,分相要做功 初期弥散范围大,浓度变化小 弥散范围小,起始浓度变化大。后期生长 后期聚集长大,动力学阻碍小,分相所需时间短 动力学阻碍大,分相所需时间长 三维连通结构 滴状 ①阳离子对氧的争夺 M或I的配位结构与F不同,高场强离子较多时易分相。 ②阳离子场强 在MaOb-SiO2硅系统中 五. 分相的原因 (1)结晶化学因素 Z/r1.4 液相线以上有分相(Mg、 Ca、 Sr) Z/r1.0~1.4 液相线呈倒S形,液相线下有分相(Ba、 Li 、Na) Z/r1.0 不分相(K 、Rb、 Cs) 两种氧化物的键力差(?Z/r)越小越易分相 吉布斯函数判断(如前述) ?稳定和亚稳定状态N区 (?2G/?C2)P、T0 ?稳定边界(亚稳极限曲线) (?2G/?C2)P、T=0 ?不稳定状态S区 (?2G/?C2)P、T0 (2)热力学因素 单一F的玻璃无分相 含R2O的硼或硅酸盐二元系统 在Li2O-SiO2和 Na2O-SiO2 系统中存在亚稳不混溶区;K2O- SiO2 系统的不混溶区可能在转变温度以下; Rb2O-SiO2、Cs2O-SiO2系统尚未观察到分相。 如此可以看出: 随阳离子半径↓,电场强度↑,分相能力↑,混溶的温度↑。 六.分相与玻璃成分的一般规律 含碱土金属氧化物RO(除BaO)的二元系统中,产生稳定分相(液相线以上)。 BaO的不混溶区是亚稳的(液相线以下的)。 二价阳离子氧化物与硼、硅的二元系统,分相能力随离子半径而不同。 如Fe、Zn、Cd似 RO, Pb似R2O但分相倾向大 第七主族元素加入会扩大分相区。 P2O5能促进Na2O-SiO2分相。 B2O3加入量少时抑制分相,加入量大时助长分相。 Al2O3有抑制玻璃分相的作用。 ZrO2 、PbO也可抑制Na2O-SiO2分相。 分相现象是普遍的。 受影响较大,如:化稳性、电导等。 分相形貌及各相成分有决定作用。 ?在液滴状(不混溶区,N区,)中:质点迁移阻力大,粘滞活化能大,整个玻璃表现为高粘度、低电导或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在连通相(亚稳分解区,S区)中:质点迁移阻力小,粘滞活化能小,整个玻璃表现为低粘度、高电导、或化学不稳定。 (1) 对具有迁移性的性质(第一类性质)的影响 七.分相对性质的影响 对分相不敏感,包括密度、折射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强度等。 最易受玻璃分相影响的光学性质是透过率。 分相界面使光线受到散射,透过率下降。 分相对玻璃着色有影响 可将某些过渡元素几乎全部富集在微相液滴中(高碱相或碱硼相),而不是在基玻璃中。 利用这个特性,对发展颜色玻璃、激光玻璃、光敏玻璃等有重要作用。 (2) 对与迁移性无关的性质的影响 分相利于析晶 分相过程总是发生在核化和晶化前,分相促进晶化。 原因: ?①分相为成核提供了相界面 例如: P2O5可作为晶核剂,它的作用正是通过分相而影响玻璃结晶的。 ?②分散相具有高的原子迁移率 ?③可使晶核剂富集一相 (3) 对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制造优质玻璃的需要 控制玻璃析晶 利用分相的化学不均匀性可以制备新品种玻璃如高硅氧玻璃、多孔玻璃、蚀刻雕花玻璃,分子筛玻璃等。 调节玻璃的性能并达到特殊要求或防止分相来避免玻璃性能恶化。 八.研究分相的意义 * 第四章第二节 熔体和玻璃体的相变 (一)玻璃的析晶 一.概述 析晶:各向同性的玻璃中析出晶态物质的过程叫析晶。 析晶要经过两个步骤: ①形成晶核;②晶体长大。 * 1.成核过程 (1)均相成核(均匀成核) 成核过程可分为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 定义:均匀成核是指在宏观均匀的玻璃中,在没有外来物参与下,与相界、结构缺陷等无关的成核过程。又称本征成核或自发成核。 二.成核与晶体生长 均相成核核化势垒 在均相成核中,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06_常用电子仪器_第六节_测量.ppt
- 113,4薄膜劈尖牛顿环迈克耳孙干涉.ppt
- 06-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其协调.ppt
-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2.ppt
- 06年4月份经营会议议程大众销售部.ppt
- 134同步测试卷十三.ppt
- 141从永磁体谈起沪粤.ppt
- 07 化合物生成–分解反应.ppt
- 151 动量守恒定律.ppt
- 08 本 第十九节 镇痛药.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