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髓灰质炎监测与控制 余姚市临山中心卫生院课件
监 测 AFP监测系统质量评价指标1 (1)监测的敏感性—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 (2)监测的及时性— 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80%;— 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 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 AFP病例大便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 省级脊灰实验室28天内完成AFP病例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率≥80%;— 阳性分离物在14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80%;— 国家脊灰实验室7天内完成省级送达的阳性分离物型内鉴别的及时率≥80%;— 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的阳性分离物应在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后14天完成序列检测;— AFP病例麻痹60天内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及时率≥80%;— 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80%; 监 测 AFP监测系统质量评价指标2 (3)监测的完整性— 省级对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处理率达到100%;— 国家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对临床符合病例的复核率达到100%;— 旬报完整性? 实际监测报告数/应监测报告数×100%(应报告数=报告点数×报告频率)— 主动监测报表完整性实际监测报告数/应监测报告数×100%(应监测报告数=报告点数×报告频率) 监 测 AFP病例个案调查 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疾控机构应在48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表5)。调查按以下步骤进行:(1)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外伤或注射史、就诊过程、OPV服苗史等。(2)进行神经学检查:重点检查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3)填写个案调查表: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 监 测 AFP病例随访 1.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成,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2.随访时要填写“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附表,表6),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75天内)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3.在病例首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必要时组织省级专家组专家进行访视。 * 预防措施 (一)主动免疫 目前,我市统一使用Ⅰ、Ⅱ、Ⅲ型三价混合疫苗,每次服用1粒糖丸,必须看服下肚,初服年龄为2足月,要求5足月内完成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在4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4周岁以下儿童在按照全省统一 安排开展脊灰疫苗强化 免疫或查漏补种。强化 或查漏后剩余疫苗可纳 入常规免疫使用。 * 预防措施 对易感儿童进行普遍接种OPV糖丸 对小孩儿喂食糖丸。需要注意的是:1.疫苗应冷藏有效保存;2.①要用凉开水送服(防止水温过高,杀死疫苗);②喂食后,确认小孩已经吞咽,而不是只含在口内;③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过热的东西;④不能用母乳等乳制品送服。 预防措施 有条件的,可自愿自费接种灭活脊灰疫苗(IPV)。 2、3、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每次0.5ml,18月龄加强免疫一次,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如部分使用IPV,建议第1、2剂优先使用IPV,已接种过OPV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原则上不推荐使用IPV。 * * 预防措施 (二)被动免疫 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预防措施 (三)隔离患者 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混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 预防措施 (四)做好日常卫生 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 * 面临挑战 目前,人们尚不清楚在口服小儿麻痹症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其他肠道疫苗之间会有怎样的相互作用。 OPV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疫苗相关的脊髓灰质炎瘫痪(VDPV)。 面临挑战 目前生产IPV仍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