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绪论ppt讲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基础绪论ppt讲解课件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 绪论 1.1 机械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3 学习的目的及要求 1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物质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现代物质文明。 据统计,美国财富的68%来自于制造业,2000年中国财政的50%来自于制造业。 机械制造工业的任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科研单位和国防部门以及自身的技术改进提供现代化装备。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机械制造工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全国电力、钢铁、石油、交通、矿山等基础工业所拥有的机械产品总量中的80%是我国自己制造的,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械工业生产大国。 如果没有强大而完整的现代化机械制造工业,就无法成为国富民强的现代化强国,机械制造工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首先是产业结构上差距,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的大国。虽然中国机械产品的出口额已大大超过轻纺产品,但出口的机械电子产品大多是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产品,美国出口一架波音民航客机,就相当于中国二十至三十万台彩色电视的出口额。    生产经营规模上的差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已排位世界第五位,移动电话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元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每年进口量是内地需求的六成以上。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中国目前只能说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组装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 总之,我国的机械制造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整个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十五年左右,今后机械制造工业的主要任务是以新兴微电子,光电子技术,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基础机械的关键制造技术为重点,不断地依靠技术进步,研究开发优质高效的工艺与装备,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制造技术水平。 二 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部分: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工艺基础 金属材料,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工艺 第二部分:切削加工工艺基础 切削过程、常见工艺方法、结构工艺性 第三部分:先进制造工艺常识 生产自动化、特种工艺和现代制造企业 第一章 工程材料 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 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空工业和宇航工业。 没有低消耗的光导纤维,也就没有现代的光纤通讯。 前苏联在1957年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令美国人震惊不已,认识到在导弹火箭技术上落后了。因此在其后的十年里,在十多所大学中陆续建立了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并把约2/3大学的冶金系或矿冶系改建成了冶金材料科学系或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其涉及的材料由金属扩展到了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见,高技术需要先进材料的支持。 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为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作出过重大贡献。 早在公元前6000~ 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就能用黏土烧制成陶器,到东汉时期又出现了瓷器,并流传海外。 4000年前的夏朝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炼铜,到殷、商时期,我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司母戊鼎 河南安阳晚商遗址出土 青铜铸造 高133厘米 重875kg 饰纹优美 黄石铜矿遗址 春秋晚期 矿井深达50m 炼铜炉渣多达40万吨 实属罕见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起了鞍山、攀枝花、宝钢等大型钢铁基地。钢产量由49年的15.8万吨上升到现在的6亿吨。 中国的航天事业-“神舟”号飞船 中国的航天事业-“神舟”号飞船 中国的航天事业-“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863年,光学显微镜首次应用于金属研究,诞生了金相学,使人们能够将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组织联系起来。 1912年发现了X-射线对晶体的作用并在随后被用于晶体衍射分析,使人们对固体材料微观结构的认识从最初的假想到科学的现实。 1932年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了微观世界的更深层次(10-7m) 材料发展的历程示意图 1.1.2工程材料的分类 工程材料是用于制造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并主要要求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 按组成与结合键分: 1、金属材料 2、高分子材料 3、陶瓷材料 4、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 6000年前-金属冶炼 4000年-古埃及-炼铜技术 2000年-青铜冶炼 15世纪~18世纪-高炉炼钢到电弧炉炼钢-奠定了近代钢铁工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