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抗药性测定.docVIP

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抗药性测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抗药性测定

番茄灰霉病菌对几种杀菌剂抗药性测定   摘 要:采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兰州市和凉州区2个地方的9个灰霉病菌株对农利灵、速克灵、扑海因、施佳乐4种杀菌剂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9个灰霉病菌株共有8种抗性类型,分别是RlrIlrPlrDs、RlrIsPsDlr、RlrIlrPlrDlr、RlrIlrPsDlr、RsIsPsDlr、RmrIlrPlrDlr、RlrIsPlrDlr、RlrIsPsDs,对农利灵、扑海因、施佳乐、速克灵具有抗性的菌株分别占试验总菌株数的89 %、44 %、44 %、78 %。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菌;杀菌剂;抗药性   中图分类号:S43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7—0021—04   灰霉病是蔬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危害黄瓜、番茄、茄子等十多种蔬菜,发病部位会产生灰白色或灰褐色霉层,更有甚者造成蔬菜烂苗、烂果。该病发生早、蔓延快、为害重、损失大,据调查,番茄灰霉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20 %~30 %,严重者超过70 %[1],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前,对于番茄灰霉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是,据报道灰霉病菌对一些杀菌剂已产生了抗性,普遍反映常用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下降[2,3]。   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各种杀菌剂防治灰霉病,已成为蔬菜生产的关键所在。为此,本试验通过对防治灰霉病菌的速克灵、施佳乐、农利灵、扑海因4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水平进行了测定,明确了这4种药剂在甘肃省番茄生产中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农药的科学使用和更好地防治蔬菜灰霉病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药剂 50 %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50 %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50 %扑海因(异菌脲)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0 %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1.1.2 供试菌株 根据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实引起的典型症状特征,2011年夏分别在凉州区黄羊镇和兰州市安宁区的蔬菜大棚中采集番茄灰霉病病果,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   1.2 试验方法   1.2.1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 将采集到的番茄灰霉病病果在病斑和健康组织交界处进行常规组织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将纯化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真菌鉴定手册进行病原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菌剂对不同番茄灰霉菌株的室内毒力。   1.2.2 杀菌剂浓度设置 用灭菌水将各农药按表1中①浓度的50倍进行配制,然后按1︰10的比例依次进行稀释,得到表1中的系列浓度×50倍。用量筒量取49 mLPDA培养基装入150 mL的锥形瓶中,密封、高压灭菌后备用。当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每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 mL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杀菌剂,摇匀后,分别倒入3个培养皿中(直径9 cm),做好标记,并以灭菌水代替药剂加入培养基中,作为对照。   1.2.3 接菌及结果统计 将菌株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 d后,用直径5 ㎜的经高压灭菌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菌饼,分别接种到含系列浓度的速克灵、施佳乐、农利灵、扑海因培养基上,每处理重复3次。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 d后测量菌落直径,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抑菌率(%),通过浓度对数值(X)和抑制率机率值(Y)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各杀菌剂的EC50值,统计各菌株的抗性水平,比较各杀菌剂的抑菌效果[4]。所得数据用EXCEL和DPS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   通过对采自不同地方的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共得到9个灰霉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这9个灰霉菌株均可引起番茄灰霉病,其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 Pers.),分别将其编号为J1、J2、J3、J4、J5、J6、J7、J8、J9。   2.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2.1 50 %农利灵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所选用的9个供试菌株对农利灵的EC50值在0.81~7.59 μg/mL之间,其中J6为敏感菌株,EC50值为0.81 μg/mL,其他为低抗菌株,见表2。   2.2.2 50 %扑海因悬浮剂的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菌株对扑海因的EC50值在0.39~1.89 μg/mL之间,其中J2、J4、J6、J8、J9等5个菌株为敏感菌株,EC50值分别为0.39 μg/mL、0.75 μg/mL、0.87 μg/mL、0.87 μg/mL、0.81 μg/mL;J1、J3、J5、J7等4个菌株为低抗菌株,见表3。   2.2.3 40 %施佳乐悬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