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逃不脱双输结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也逃不脱双输结局

谁也逃不脱双输结局   【导语】   这是一种双输的结局,大家都得为自己的行为埋单,消费者花了高价买了洋奶粉,企业则必须长时间扛着滞销的商品、鄙夷的眼神来承担最终的惩罚。   我和卖饼摊的博弈故事   我来讲个生活中的故事吧。   我很喜欢吃楼下那家的葱油饼,每天都会买上点,但有一天我再也不买了,为什么呢?   因为地沟油事件的披露,让我对这家的油由衷产生了怀疑。在自己的“口舌之快”与身体健康之间,我最终选择了后者。   或许你会说我有些太大惊小怪了,但是听完我的分析后,你可能也不会再买了。   假设说饼家有两个选择,第一:用地沟油(节约成本);第二:用健康油(飙高成本),饼家选择哪个好呢?   饼家会根据消费者的决策来调整自己的决策。   饼家发现我吃不吃他的饼跟地沟油没有关系,跟我喜欢不喜欢吃有关系。我如果喜欢吃,就会暂时忘掉地沟油,也就是说他用了地沟油,我还是照样吃;如果我不喜欢吃了,他就是不用地沟油改用健康油,我还是不会吃。所以,饼家的最优选择是无论我吃不吃,他都会用地沟油,所以饼家在“不用白不用”的理论支持下,最终一定会用地沟油。这是饼家最佳的战略选择,也就是博弈论里讲的纳什均衡。   但是我也有两个选择,第一:吃;第二:不吃!   那我的最优选择是什么呢?   我得根据饼家的选择做出自己的选择。我既然知道他的最优选择是用地沟油,那我的最优选择自然就是不吃!即便他有一天良心发现用了健康油,我也不吃!因为只要我不吃,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于是饼家的最优选择是:无论我吃不吃,他都放地沟油;而我的最优选择是:无论你用不用地沟油,我都不吃!我和饼家最终做了欺瞒和背弃的选择,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饼市场的经济链条断裂,不再产生交易,不再产生现金流动,也不再产生营业税收,政府也顺带成为一个输家。   这只是一个饼,推而广之,整个餐饮界甚至整个食品界不也面临着这种尴尬吗?最起码你会尽可能减少在外面吃饭的机会了。我想随着这种“毒素”对信任的进一步侵蚀恶化,食品界面临的不止是尴尬,而是???济链条的断裂。到那时就更可怕了。   “怕”比“鬼”更可怕   前些日子,中国奶业协会抛出一个观点:国产奶粉质量史上最好!意思是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洗礼之后,中国奶粉的质量严重提高,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吃了!   可是消费者宁肯高价抢购洋奶粉也不买这个账。中国奶业接二连三地出问题,与消费者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要没有了。   我认为,信任危机的伤害远远大于“毒素”本身对人体的伤害。   某位专家理直气壮地讲,“你一天喝几斤奶啊?你要喝多少吨奶才会对你的身体有致癌!事实是我们中国人平均喝奶的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好吧,我暂且相信这位专家的话,这些伤害也许的确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怕鬼并不是因为鬼有多凶,而是怕鬼的人心理虚弱,完全是想象的作用,自己吓自己。这看上去似乎是消费者自己的问题,但是要知道,就是这种“怕鬼”的心理很可能会将企业置之死地。   回过头来,企业怪罪媒体夸大其辞妖言惑众。其实,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固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无风不起浪。于是,企业“挖坑”,媒体“曲解”,消费者“误读”,造成了当下纷乱的市场局面。   国内企业不太善于通过品牌溢价来谋取利润,尤其是生产型企业。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压低成本来获取超额利润。中国老百姓喜欢贪便宜,一旦出现压低价格销售现象,其他同行就得被迫低价跟进,有些成本扛不住的,就开始打歪主意了。得卖货啊,得吃饭啊!各种五花八门的成本节约法都出来了。很多企业是“贴着”法律法规的底线生产,或者打擦边球,或者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似乎宿命般地陷进这种泥沼难以自拔,而这本质上是企业经营意识的匮乏造成的恶果。对于大多数以生产为导向的中国企业来说,他们的经营意识与国际品牌差的还不是一点。   正和博弈才能产生真正的赢家   被否决的提案   宝洁总部曾经否决了一个“绝妙”提案。   一位营销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牙膏销量的诀窍——如果把牙膏管的口部扩大,可以增加消费者的牙膏使用量,从而增加消费者对牙膏的购买频次。因为消费者更多关注挤出牙膏的长度,而非粗细。   提案很快报给了总部。但总部经过慎重思考,最终否决了这个提案。   总部认为,宝洁跟消费者是长期的伙伴关系,而非“一锤子买卖”。宝洁提供的都是重复性购买的商品,宝洁的获利政策是消费者能够持续地重复购买。也就是说,它必须获取消费者的长期信任才能保证获利,而这种投机行为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就很可能伤害到消费者对宝洁的信任,这对于宝洁来说是致命性的。所以绝妙的“战术”因为不符合“战略”而被拒之门外。   不理性的消费者   从博弈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宝洁跟消费者是以“合作解”的方式实现共赢的。在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中,企业无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