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窑彩瓷最值得收藏成都文化产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邛窑彩瓷最值得收藏成都文化产物

邛窑彩瓷最值得收藏成都文化产物   “现在古陶瓷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很受宠,四川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开始烧制陶瓷,而且很可能比长沙窑还要早就开始烧彩瓷了,颜色特别丰富,尤以邛崃窑口为最高峰。”7月下旬,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雅昌艺术网合作的《收藏寻城记》首站登陆成都,在中国收藏文化地理论坛(成都站)的精彩讨论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提及成都的收藏文化时,对四川成都古陶瓷——邛窑文化非常推崇。也因此引起了多数收藏爱好者对四川本土文化的探寻,邛窑成为收藏界无法绕开的重要符号之一。   邛窑” 又称“邛崃窑”, 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也是四川古代最大的民间青瓷窑系。其始烧于东晋,盛于唐五代,衰于宋,断于元,历史距今已有800多年,比景德镇的历史还要久远,在唐朝,以盛产各种彩瓷而闻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用毛笔蘸上混有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着色剂上色而使釉下呈现黄褐绿三种颜色的“邛三彩”。位于川西平原的邛崃,受藏羌文化的影响,邛窑造型优美而不失粗犷,绚丽而不失个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也开创了彩瓷发展的顶峰。   由于收藏价值高,增值快,古瓷器收藏一直被藏家所青睐。作为四川地区古瓷器代表的邛窑精品文化陶瓷更是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开始成为瓷器藏家追捧的焦点,也成为藏家眼中最值得收藏的成都文化产物。   历史文化:邛窑彩绘瓷比“唐三彩”   还早几百年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圣杜甫写于草堂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就对邛窑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诗中“大邑烧瓷”便是邛窑瓷)。   邛窑在四川的分布很广,如邛崃什方堂、尖子山窑、成都市区的青羊宫窑、琉璃厂窑、都江堰的玉堂窑、彭州市的瓷峰窑、郫县的大坟包窑等都被通称为邛窑。而因邛崃境内的什方堂等窑址面积最大、窑包最多、时间延续最长、器物流传最广、纹饰造型最美、出土文物也最为丰富,成为邛窑陶瓷的代表。邛窑陶器以其堆积最厚、产品最丰富、连续烧造时间最长而著称于世。   邛窑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绿斑和彩绘瓷为主。???于它是最早对陶瓷器进行彩绘装饰的窑址,其陶瓷器釉色丰富多彩、鲜艳夺目,是我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它还是我国最早使用高温釉技术的古窑,在中国古陶瓷领域独树一帜。其烧造年代比长沙窑还要早200年左右,比“唐三彩”、“山西琉璃彩”早几百年。而它已湮没了一千多年,重新被人们重视也是近百年的事,近年在出土的文物中以“邛三彩”(单彩、双彩、三彩)著称,特别是在三国时期,当时的蜀国在成都琉璃厂窑还设置了官窑厂,专为王室、王府督造三彩日用器、冥器、建筑琉璃器,但是随着邛陶在宋朝以后的衰落,渐渐不为人知,至于说比“唐三彩”工艺更加独特的“邛三彩”,就更是鲜为人知了。   收藏鉴别:从彩绘装饰和制作手法入手鉴别   “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喜欢陶瓷器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话。“邛三彩”是以120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永不脱落,而且邛窑高温三彩釉系无铅釉,比北方的“唐三彩”所施用的有毒的铅釉要好。而藏友在收藏邛窑时,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彩绘装饰绚丽闻名于世。邛窑胎体较厚,胎色多种,以紫红色胎为主,并有灰色、土黄色、黄中带褐色胎等,胎中有分布均匀的细砂料,胎釉之间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其釉色20种,多为高温石灰釉,以青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黄、青中泛绿居多,而彩绘装饰运用十分普遍,它有单色釉、如青釉、棕黄色釉、褐黑色釉,灰白色釉,由于泥料较粗,普遍含有细沙粒,胎面普遍施化妆土,用当地原料配出浅黄、深黄、棕黄、老绿、翠绿、孔雀蓝、藏蓝、紫黄、黑色等颜色在瓷器上作画,由于邛窑瓷器釉层稀薄,釉下彩或釉上彩不易分辨,但大多数是釉下彩。   其次,邛窑的装饰技法独特。主要有釉下彩绘、印花、刻划花、堆贴花4种,常以大片圆形彩斑、联珠、多层菱形、圆圈构成的图案,并和刻花、划花、粘贴、捏塑、模印等共同组成装饰面。纹饰简洁古朴,民间风味浓厚,极富地方特色,纹饰多为草叶、花卉、云气、斑点、鸟虫和几何纹,这些釉下彩绘,由于工匠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底和书画艺术的功力,以没骨画的技法,率然落笔,粗悍展开,画出的花纹潇洒豪放,韵味无穷。   最后,邛窑器物的制作手法巧妙。除轮制、模制和手捏外,也采用雕琢成型,善于将雕塑艺术的手法运用到瓷器的造型上是邛窑陶瓷器的重要特征,纵观邛窑瓷器,雕塑艺术品特别多,例如各类大小动物,胡商俑、武士俑、劳作俑、侍女俑、役仆俑等形象都用雕塑手法作出,就是一些实用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储盛用具等雕塑艺术的作法也处处可见,其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传神,仅形式就达20多种,合理的变形,适度的夸张,虽然出自民间匠人之手,却有很高的艺术品味。   古瓷器屡创天价,这一方面是因为古瓷本身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稀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