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农业大佬“中国套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克兰农业大佬“中国套餐”

乌克兰农业大佬“中国套餐”   “人口的增长、农业增产潜力有限以及可耕种土地的缺乏将促使中国增加对农作物的进口,在这方面,乌克兰是一个最具吸引力的选择。”乌克兰最大农业企业,乌克兰农牧集团(Ukrlandfarming公司,下称ULF)董事长奥列戈?巴赫马久科很自信。   这家乌克兰农业巨头近期与中国市场频频接触,今年4月18日与国机集团旗下中工国际签署金额达41.29亿美元的《合作框架协议》,接着又打算在香港IPO,计划拿出20%的资产上市,进行其更大的中国扩张计划。   乌克兰企业的中国梦是怎样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门赴乌克兰进行实地采访,感受到了这个来自东欧国家的传统农业强国的真正实力。   中国向“欧洲粮仓”敞开大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乌克兰人都是农民,因为我们世世代代都依靠土地为生。”这是ULF旗下上市公司乌克兰Avangard(先锋公司)业务发展负责人奥克??娜?普罗索林科见到记者的开场白。   驱车行驶在乌克兰大地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脚下则是绿意葱茏的黑土地。长期以来,乌克兰一直被誉为“欧洲粮仓”。首先,乌克兰2/3的土地都是黑钙土,这是一种油黑、松软的特殊土壤,蕴含了大量的钙、氮、磷、硫、铁等矿物质,最适宜种植农作物。当地人向记者介绍,由于土壤肥沃,乌克兰人曾创造过年人均生产1吨粮食的纪录。一战和二战期间,德国人曾经用整列车皮将这里的黑土运往德国做耕种用土。其次,“乌克兰的农业科技基础雄厚,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很高,是前苏联加盟国家和东欧各国中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中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刘英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中国和乌克兰农业合作频繁。2011年4月,张德江副总理访乌期间,中乌双方签署了关于建设中乌农业合作园区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5月25日,中乌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乌克兰基辅举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与乌克兰财政部、乌克兰国家食品粮食集团共同签署协议金额达30亿美元的《中乌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部长尼古拉?普里夏日纽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乌农产品贸易有从现在每年3.15亿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的潜力。“乌克兰希望与中国达成检验检疫协议,今年下半年能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商务参赞罗伟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乌克兰有很好的土地资源,气候也很好,但农业缺乏技术和资金,农业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中乌两国之间可以进行农业互补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乌克兰的农业单产水平,使当地粮食产量实现飞跃,对中国好处也很多。   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大套餐   精明的乌克兰人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以ULF为例,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已成为乌克兰最大的农业集团,其旗下不只有排名世界第二的鸡蛋生产公司Avangard(先锋公司),还有整个乌克兰最大的制糖企业,拥有六个甜菜加工厂,具备年产45万吨糖的生产实力;公司旗下还有19个肉类加工厂,遍布整个乌克兰。此外,这家公司还是乌克兰种子行业最大企业,包括玉米种子和葵花种子,在乌克兰市场占有25%的比例,另外该公司也是乌克兰农业产品最大分销商之一。   雄厚的实力让该公司董事长奥列戈?巴赫马久科对中国市场信心满满:“中国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肉食需求量不断加大,而自身的土地资源难以满足需求,我们将成为巴西的有力竞争者,我认为乌克兰有能力为中国每年提供1000万~1500千万吨的谷物,满足中国一半的进口需求。”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蓝图。   根据他的计划,ULF已经迈开了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不久前,ULF与中工国际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实施新能源发电项目、粮食港口建设项目、禽畜饲养场项目(猪肉、牛肉和鸡肉生产),以及建立拖拉机组装厂和农机设备销售和租赁等项目,并由中工国际作为总承包商,协助ULF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融资。   “针对中国市场我们正在进行三个项目,包括增加40万吨猪肉产能;增加60万吨鸡肉产能;并在乌克兰港口建立专门的基础设施,还包括粮食仓库,年装货量将达到500万吨左右。” 奥列戈?巴赫马久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乌克兰企业的三大杀手锏   “目前,中国已看到东欧国家的黄金机遇,正在和包括波兰在内的中欧国家频频合作,作为第一家进军中国市场的乌克兰农业企业,您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面对记者的提问,奥列戈?巴赫马久科认为,ULF进入中国市场存在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低。比如,乌克兰玉米生产成本是世界上最低的,每吨比中国大约便宜100美元;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乌克兰有严格的规定,而且ULF一直执行的是号称最严格的欧盟标准,对自己的质量充满信心;另外,ULF采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阶段。目前产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