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豆腐的产业化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豆腐的产业化之路

千年豆腐的产业化之路   本报记者蒲哲通讯员王诚   豆腐是很多家庭的美食,甚至很多人将其奉为长寿食品。然而,从淮南王发明豆腐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豆腐仍然出自大大小小的作坊。让人担忧的是,作坊里出来的豆制品,安全形势令人担忧——作坊环境差、卫生条件不达标,甚至滥用添加剂。   从xx年开始,武汉市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由此拉开了豆腐制品行业提档升级的序幕,也由此开始了产业化之路。几年过去了,这条路走得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探访。   5000元可开作坊低成本致禁不绝   “放心豆腐”还未全覆盖   昨日清晨,洪山卓刀泉南路,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少人提着大大小小的菜篮子。如果仔细观察,不少菜篮中,少不了几块新鲜出炉的豆腐。   住在附近的张先生退休两年,买菜是他每天早上的功课,而他的习惯是一个星期总要买点豆制品。“家里人都爱吃这个。”张先生告诉记者,豆腐摊子也是附近几个大大小小菜市场不可少的。   不过,对于这些豆腐是否放心,张先生表示自己根本拿不准,有时候也只能将就。“总不能为了一两块钱的豆腐,大老远跑趟超市吧。”张先生说。   连日来,记者也走访了武汉的多家菜市场和超市。据了解,在武汉的多家大型超市,由于需求量大,早都已经实现了豆制品的规模化生产,告别了小作坊的模式,一般供货的工厂都是武汉的放心豆制品企业。   而在菜市场,情况则有些复杂。在洪山区一个菜市场,记者并没有找到放心豆制品的销售点。一个摊主称,出售的豆制品都是自家生产的。“放心,我们自己都吃这,保证干净”,摊主大声地说道,“而且还便宜些”。   的确,在几个有“放心豆制品”售卖的摊点,记者发现豆制品的价格普遍比小摊点要贵1到2元。   据了解,由于“放心豆制品”企业采用的普遍是送货到菜场的模式,因此进货价格就要高出一截,零售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   不过,价格偏高并不是放心豆制品无法全覆盖的根本原因。   “主要是小作坊的成本太低,利润诱惑太大。”青山区质监局一位多次参与打击小作坊行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个小作坊要运行,成本只要5000元钱。”他说,最大的投资就是一台磨浆机,价格就只千元左右。而这个成本,只要一个月就能收回。去年的一次清查行动中,小作坊主称仅当天的三个小时,他就赚了600多元。   放心豆腐有点贵市场仍在培育中   豆制品迈开产业化步伐   从xx年开始,武汉市着力推进“放心豆制品”工程,要求在四年内让“放心豆制品”覆盖全市市场。武汉市工商局表示,市政府已下达任务,要求在2016年底在全市大中型连锁超市和集贸市场放心豆制品准入率达到100%。为此,武汉市政府连续扶持9家大型骨干豆制品加工企业,财政部门给予各家企业一次性150万元—600万元的补贴。   据武汉市商务局的数据表明,武汉市目前共有16家合格企业,其生产量总和为日均投料170吨,目前可满足武汉豆制品市场需求量份额的68%。   但是,小作坊投资小收益快,这让放心豆制品的市场空间大大缩水。   据青山区质监部门的数据显示,小作坊的利润率在40%左右,而在一些大型豆制品企业,这一数字只有10%-15%。   利润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在武汉16家放心豆制品企业之一的武汉诚恺众品香食品有限公司,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最大的成本就是厂房设备投资了。”据公司法人代表付红星介绍,整个厂区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设备投资近300万元。   付红星表示,如此巨大的投资,与作坊式生产天差地别。记者在这家企业看到,所有的设备均为不锈钢制品,并设有一个自备冷库,有设备齐全的留样室、检验室。“对豆制品的大肠杆菌、菌落数均有严格检测标准。”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同时,该公司目前对青山区的12个点供货,全部是送货上门。   据青山区质监局负责人介绍,对于放心豆制品企业的原料,质检部门都会进行监管。前两年,他们就曾发现一批有质量瑕疵的大豆,并监督企业进行退货处理。   正是由于设备投入巨大,以及监管成本的增加,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因此让不少市场经营者仍然青睐小作坊“出品”的产品。   对此,付红星的看法是,企业不能只看眼前。他认为,也许目前是很难赚钱,但关键是要守住品质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形象。“这么多的投入,也不是说几年就要收回来。”业内人士介绍,随着市民对食品消费的要求趋严,放心豆制品的需求正在扩大,产业化将是一个必然。   武汉每天消费豆制品500吨   “小豆腐”背后是大市场   正如这位业内人士的预料,市民对豆制品的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正在上升。   6月的第三周是湖北省食品安全宣传周,青山区质监局组织市民参观了辖区的一家豆制品企业,就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参与。   家住青山的程女士就十分关心在哪些地方可以买到这些放心豆制品。她表示,全家人都喜欢吃豆制品,但对于各种来路不明的产品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