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美学欣赏A8第15组期末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与美学欣赏A8第15组期末报告

藝術與美學欣賞(A8)第15組期末報告 指導老師:劉煥玲 第15組員:生技三乙 賴思廷 497H0097 餐旅二乙 巫燕婷 498M0078 英語一乙 劉韋廷 499C0089 主題:高更 研究動機(前言) 由於最近很夯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熱潮,許多資訊讓我們得知,其中展覽高更畫家大師的作品。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高更的作品不多,且由不同的人收藏,展覽不易。加上通識課上,老師的提醒建議,我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報告主題。而且高更是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解說過的畫家,也可以藉此機會和同學們分享。 高更生平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出生於法國巴黎,得年五十五歲。 高更初期與印象派團體往來密切,且受畢沙羅影響尤深,關心光線和筆觸。他在藝術創作上投入的心力逐漸增加,在現實生活與理想的抉擇中,高更選擇了理想。他離開職場,專心投入藝術創作,放棄家庭,開始他的漂流生涯。 其用色和線條都甚粗獷濃烈,是繼印象主義之後,在法國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改革者,在現代藝術史中,他一直被世人拿來與梵谷相提並論,被譽為梵谷的精神對手。 事蹟 1848年6月7日出生於巴黎 1876年畫的「維羅弗萊的景色」入選沙龍 1880年開始參加印象派畫展 1887年脫離印象派 1888年在阿凡橋與貝納和其他畫家試驗「綜合主義」 10月與梵谷在一起 12月梵谷發狂的襲擊他 1891年赴大溪地,畫「在沙灘上」,開始探索象徵主義 1897年完成了表示他痛苦的尋求答案的作品「我們從何 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1898年自殺未遂 1903年3月被判三個月的徒刑,5月8日因重病去世 繪畫風格 早期作品比較拘謹,有實驗性質,都是用印象主義手法畫成,受畢沙羅及塞尚的影響。曾被評為「憂鬱的調和」。1888年以後轉為深思熟慮的、構思明確的繪畫風格。構圖簡單、均衡並大膽的採用裝飾性構圖及強烈的色彩效果,形成象徵式的繪畫技巧。 重要事蹟 1871年,高更進入了貝赫單證券交易所任職,成為一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閒暇時候他以畫畫為樂,被稱為「星期天畫家」。 1870年代到1880年代中期前,在這個時期的創作受畢沙羅和塞尚的影響,呈現出印象主義的風格。 1882年,開始他全職的藝術生涯。晚年的高更回歸自然,移居大溪地(Tahiti)繼續創作。 人格特質 據說高更和阿斯提卡王國的末代皇帝蒙特茲馬有血緣關係。外祖母芙洛拉曾是著名的女性革命家、航海家、作家。高更的一生受這位外祖母影響極深,從而形成堅定又游移的個性,而其西班牙與祕魯血統的混合,成為人們有時解釋他不同尋常行為的根源。 對後世的影響 高更於大溪地所繪製的這類畫作,不僅掀開歐洲藝壇的原始藝術風潮,呈現西方文化逐漸消逝的生命力,也與其綜合主義作品共同寫下他在西方藝術史的重要地位。 高更與梵谷 1886年,高更認識了梵谷,兩人持續通信討論在繪畫上的實驗,把對方當作知己,彼此激盪出創作的火花。 高更於一八八八年十月到了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谷共同生活。 梵谷狂熱亢奮,高更則內斂平和,相同的主題與風景,觀看與表現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終於在一起生活兩個月後,梵谷拿刀割去耳朵,高更匆匆地離開阿爾。不過之後兩人仍然互相通信,彼此鼓勵。 永遠的他鄉-大溪地 高更在一八九一年到達大溪地 。 他不希望自己只是遊客,而想改變自己歐洲白人殖民者的身分,轉變成大溪地人 。 他開始學習當地語言──毛利語,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了解他們的宗教和習俗 。 他蓋了自己的小屋,陸續和數位毛利少女同居,並產下子女,高更希望能藉此讓自己真正轉變為大溪地人。 越來越貼近大溪地的原始信仰,走向荒野與原始,有別於歐洲傳統繪畫的技巧 。 顏色或構圖都充滿象徵性,簡化的形狀和鮮明的單一色彩,無陰影的光,素描與顏色的抽象化,超脫自然 。 繪畫作品選粹 △馬丁尼克風景(Martinique Landscape) 保羅.高更 油彩、畫布 115 x 88.5 cm, 1887 蘇格蘭國立美術館收藏,英國 △三個大溪地人(Three Tahitians) 保羅.高更 油彩、畫布 73x 94cm, 1899 蘇格蘭國立美術館收藏,英國 結論 高更為後印象派之代表人物,他擺脫了前期印象派瑣碎的光影和固定的短暫意象,將造型簡化,使用鮮豔具象徵性的色彩,以平面與裝飾性的構圖作整體的描繪,開創了綜合主義畫風,對後世藝術影響甚遠。有人認為他開啟了之後的象徵主義流派和超現實主義,也影響了二十世紀初的野獸派和表現主義,在西方藝術史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高更、梵谷及塞尚合稱「後印象主義三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