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与北部之商业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稻埕与北部之商业发展

大 稻 埕 簡 介 1. 名 稱 由 來 地 理 位 置 簡 介 : A. 核心區位於今日延平區及大同區一帶 B. 大約以迪化街,延平北路, 貴德街為主 要商業中心 C. 稻江校名之由來 大稻埕與北台灣之商業發展 大 稻 埕 崛 起 之 因 : A. 生態方面 : 淡 水 河 淤 積, 間接導致艋舺衰落 B. 分類械鬥 : 艋舺三邑人與同安人惡鬥, 同安人不堪壓迫因而出走, 遷移至大稻埕另闢新天地 C. 國際因素 : 清咸豐10年(西元 1860 年)滿清與英法兩國簽訂 中英法北京條約 ,外人指定淡水為通商口岸, 西方商人勢力正式進入北台灣, 其中茶葉,蔗糖與樟腦多由大稻埕出口,為外商集中地,商業鼎盛, 台灣經濟重心亦逐漸北移 霞? 海? 城? 隍? 廟 1. 昔日城隍廟多設於城內,用來區分城市與鄉村。 2. 城隍廟之起源最早可追溯自唐代(西元618-907),以江浙一帶為主,盛行於明清兩代 (1368-1911)。 3. 霞海城隍廟座落於大稻埕 ,興建於西元1856年,為泉州同安人之守護神,本安置於艋舺 ,其後同安人出走,重建於迪化街現址 。 霞海城隍廟對北台灣開發的貢獻 1. 商 業 聯 誼 2. 娛樂功能 : 除傳統戲劇外,由西方輸入美術、音樂、文學、電影亦隨之昂揚。 3. 大稻埕不僅是日治時代台灣人的經濟中心,也是文化、政治中心。台灣文化協會(西元1921年)設立於此,為台灣接受現代化思潮之窗口。 4.宗教方面:經常成為舉行神判儀式之重要場所,如:斬雞頭, 放告。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