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然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小康战略.docVIP

杨天然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小康战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天然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小康战略

杨天然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小康战略   2012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再次前往武陵山区的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武陵山区脱贫致富和城镇化问题进行调研。   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等制约,湖北省恩施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育不足,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该州下辖8个国家级贫困县、市,是全国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我们要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等一系列机遇,进一步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的‘三州’战略,坚持发展特色农业、资源型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将丰厚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竞争和经济优势,带领全州人民脱贫致富,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刚刚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恩施州州长杨天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描画恩施蓝图。   得天独厚旅游业   “我们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打造旅游品牌,实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杨天然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   这片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有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恩施大峡谷”,有4.6亿年前形成的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汉族和28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留下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原始古朴的三峡活化石神农溪纤夫,有被称为“东方情人节”的恩施女儿会,有百村万户共庆丰年的摆手舞,有精美华丽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有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经典土家吊脚楼……   近几年,恩施州重点建设核心景区,精心打造了要素相融和景区串联的地质奇观游、民族文化游、生态风光游、寻古探秘游、浪漫体验游、美丽乡村游等精品线路,极大地提升了恩施旅游的品质。   目前该州4A级以上景区已达11家,其中巴东神农溪已是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建始野三河、咸丰坪坝营等景区正在申报国家级5A景区。2012年,恩施州???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恩施州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每年脱贫10万人   “恩施州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但机遇稍纵即逝,恩施州绝不能错过。”杨天然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   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2011年,湖北省率先启动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下称“武陵山试验区”),与此同时,随着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公路的开通,恩施州实现了“通高速、通铁路”的百年梦想,长期以来制约恩施州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明显改善。   “恩施要在武陵山区发展中争上游,就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杨天然说。按照这一发展思路,该州提出了恩施州的新型城镇化重点“三镇”带“三网”促“三业”,实现“四化”,“三镇”即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集镇为骨架、以中心村镇为支撑的三级城镇体系;“三网”即加强城乡公路网、电力网、信息网建设;“三业”即特色农业、资源型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大特色产业;“四化”即农村生活城镇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村经济集约化、农民队伍知识化。按照规划、建设、产业、生态、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去5年,该州共实施了440多个村的新农村建设、1400多个村的整村推进。   恩施还积极推进以沼气池为重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共新建沼气池53万口,被农业部称为“恩施模式”,并被列为全国十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之一。   自2007年起,该州每年近10万人告别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7年的1848元增加到4571元,年均增幅居湖北省第一位。   新农村建设乐农家   “去年,我屋里纯收入有十几万元,多亏了村里的发展!”说起自家三层总面积1000多平米的农家乐,恩施市三岔乡莲花池村村民黄长富很得意。他告诉记者,在经营农家乐之前,他和村里其他农民一样,先是在家务农,靠几亩玉米地糊口。后来,黄长富和妻子外出打工八九年,总共积攒了8万多块钱。“2009年回来后,把房子一修,身上又一分不剩了。”他和妻子计划来年春节后再外出打工。   “后来看到新农村建设搞得蛮好,也想留在村里搞农家乐。但当时自己没什么钱。政府帮了很多忙。”村里帮他争取到了1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经过3年努力,黄长富经营的农家乐已发展成恩施市唯一的四星级农家乐,去年,他还买了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   截至去年,莲花池村共建茶园8000亩,培植茶叶加工企业3家;发展蔬菜基地550亩,带动周边发展常规精细蔬菜3000亩;建星级农家乐7家。   新农村建设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